照金精神:共产党人崇高信仰的淬炼升华 | 丁德科

照金精神:共产党人崇高信仰的淬炼升华

丁德科

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西北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根据地的革命斗争是具有创建意义的成功实践,是陕甘共产党人将马列主义、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与西北革命斗争实际相结合的光辉篇章;在根据地创建与发展过程中,孕育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彰显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照金精神——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顽强斗争的英雄气概、扎根群众的工作作风,是共产党人崇高共产主义信仰在西北革命斗争中历经淬炼升华的革命精神华章,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

一、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

面对近代以来的深重苦难,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以及其他陕甘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毅然决然地坚信马列主义,以共产主义为崇高的信仰。忠诚于党,爱国为民,投身救亡图存开创西北革命,立志为实现民族复兴不懈奋斗,是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追求。

“为自己的信仰奋斗到底”是陕甘共产党人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的由衷承诺。陕西党组织主要创始人李子洲在狱中坚贞不屈,敌人审问他“信仰什么主义?”他斩钉截铁地回答:“信仰列宁主义。”刘志丹从加入中国共产党之日起,就把一切都献给了党,他坚定地表示:“入党就是要为自己的信仰奋斗到底。作为一个人来说,奋斗到底,就是奋斗到死。”谢子长在入党宣誓时激动地说:“我把一切都交给党了,我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习仲勋在富平县立诚公学求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参加学运被捕入狱,但他始终坚定地认为“是共产党好,反正要跟着共产党干到底”,在狱中加入中国共产党。

“要使中国人民都过上好生活”是陕甘共产党人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的宗旨追求。刘志丹女儿刘力贞回忆说:“父亲最感人的地方,是他为人民的事业而奋斗的坚定信念,以及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习仲勋曾说“我之所以能在这时去敌军搞革命活动,主要原因是我在出狱之后一年多的农村生活,使我亲身体会到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以及旧社会极端黑暗的情况,激发了我的革命勇气,不管多么艰苦,就是下决心要革命。”

“远大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政治情操”是陕甘共产党人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的忠贞品格。习仲勋在总结耀县起义失败的原因时指出:“革命,特别是在那生死相搏,条件极其艰苦的战争年代,没有远大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政治情操,是经不起严峻考验的,只相信和依靠个人情感是维系不住的。”革命斗争中,不少革命同志曾被敌人逮捕、战斗负伤,有的也曾被“左”的领导者错误指责或关押,但他们始终“对党忠贞不贰”,是“真正具有共产主义品质的党员”。

“像毛泽东同志那样”依托“梢林”斗争是陕甘共产党人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的行动指南。陕甘共产党人坚持“像毛泽东同志那样”依托“梢林”发展壮大革命武装,搞武装斗争,坚持顽强斗争,建立发展苏区、革命根据地,始终从实际出发走马列主义指引的革命道路。“尤其是在与中央中断联系的情况下,不盲目依靠上级指示和抽象教条,善于把党的路线方针同陕甘的实际相结合,正确地估计敌情我情。按照客观情况去决定自己的政策,独立地处理重大问题,表现出政治上的成熟和独创。”从实际出发走马列主义指引的革命道路,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得以建立形成革命新秩序并不断巩固和扩大。

照金精神“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内涵,体现了陕甘共产党人的价值观追求,反映出陕甘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民本”“为公”“大同”等价值取向的革命性传承,成为陕甘共产党人信仰的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元素。

二、顽强斗争的英雄气概

在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斗争中,陕甘共产党人突出而鲜明地表现出顽强斗争的英雄气概,源自于人民群众拥护的正义力量、理性坚忍的勇气胆略、“陕北的马克思主义”和不怕牺牲的奉献情怀。

陕甘共产党人顽强斗争的英雄气概,源自于人民群众拥护的正义力量。刘志丹说:“咱们道理正,穷苦人都站在咱们这边!”一时不明白中国共产党政策的国民党内开明人士、知识分子,由于陕甘共产党人尊重他们、讲事实明道理,他们了解到陕甘共产党人爱国为民、有大志向大作为,许多知识分子、特别是有威信的知识分子果断参加革命。人们说:“共产党本领大,人都愿意跟他们走。”陕甘边照金根据地以至陕甘革命斗争的每一次胜利,都与人民群众大力支持分不开。

陕甘共产党人顽强斗争的英雄气概,源自于理性坚忍的勇气胆略。王世泰在《习仲勋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一文中谈到当年搞兵运的艰难与危险:“要发动一个营的兵变,没有足够的勇气,没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毅力,没有无私无畏超人的胆略,是绝对办不到的。”王泰吉在红二十六军第2团南下失败,中共陕西省委机关和各地党、团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苏区极为艰难的危急时刻,果敢决策率部起义。多年后,习仲勋热情地称赞这一壮举说:“犹如石破天惊,在奄奄一息的革命火堆上加了一把干柴。它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卖国投降的嚣张气焰,激励了处于困难境地的西北革命活动,鼓舞了西北人民的抗日热情,对于后来壮大西北红军、巩固发展陕甘边革命根据地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陕甘共产党人顽强斗争的英雄气概,源自于“陕北的马克思主义。”1933年8月14日,在陕甘边革命斗争连续遭受严重挫折、国民党当局重兵“围剿”照金根据地的危急时刻,中共陕甘边特委在陈家坡召开联席会议。秦武山和习仲勋主持,讨论形成“不打大仗打小仗,积小胜为大胜,集中主力,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深入开展群众工作”的战略方针。陈家坡会议是陕甘边党和红军在失去上级党组织领导的情况下,自觉运用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并结合陕甘边的实际,具体分析陕甘边的形势和任务,总结经验教训,独立自主制定正确战略方针的一次重要实践。周恩来对陈家坡会议给予高度评价:“我看这就是陕北的马克思主义。”

陕甘共产党人顽强斗争的英雄气概,源自于不怕牺牲的奉献情怀。保卫薛家寨战斗中,坚守薛家寨的游击队员和修械所、被服厂、红军医院及后勤人员400余人,激战持续5天。女游击队员们英勇顽强感人至深。面对猖狂敌军,女游击队员边还击边撤退,直到山寨东北的石崖断壁上。她们视死如归,有的高举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有的扣动枪机发出最后一颗子弹,20多名女游击队员跃身跳下悬崖。

照金精神“顽强斗争的英雄气概”内涵,反映出陕甘共产党人传承了中华民族正义高尚、舍生取义的君子之风,升华为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习仲勋激励自己“战斗一生,快乐一生,天天奋斗,天天快乐”的人生警句,是陕甘共产党人革命乐观主义的简约表达。

三、扎根群众的工作作风

为群众谋幸福是陕甘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价值追求,为了群众而扎根群众,进行人民群众的游击战争。血与火的革命斗争使陕甘共产党人更加坚定地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切实坚持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形成了扎根群众的工作作风。

“做革命的火种”,建立坚强的党的组织,体现了陕甘共产党人扎根群众的工作作风的根本组织保证。陕甘共产党人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来自群众,必须扎根群众,“做革命的火种”,最重要的是“坚强的党的组织”。刘志丹十分重视党在军队中的组织建设,形成党的领导的组织体系机制。陕甘游击队及红二十六军、芋园游击队、陕甘边区游击队总指挥部等建立党委和各级党的组织系统,汲取经验教训务实健全组织体系、完善工作机制,保证了党对武装力量和革命力量的绝对领导。

“与老百姓一条心”“紧紧依靠群众”,体现了陕甘共产党人扎根群众的工作作风的路径方针抉择。刘志丹说:“依靠人民群众,拉起武装,建立根据地,革命一定会蓬勃发展起来。”“我相信,只要红军与老百姓一条心,再强大的敌人也不会吃掉我们。”刘志丹强调坚强的“群众基础”。红军和游击队的任务,是坚持“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以造成群众运动。即造成群众的游击战争。”习仲勋在照金让牛村一带、李妙斋在照金芋园村一带先后开展革命斗争,为革命武装游击区以至根据地的创建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陕甘边区特委、革委会,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使得薛家寨成为根据地军事政治中心,并且是经济中心。

坚持“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引领,凝聚共识,体现了陕甘共产党人扎根群众的工作作风的指导思想遵循。陕甘革命坚持以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指导,统一革命队伍和人民群众的认识,凝聚共识。红二十六军建立政治委员会和士兵委员会,形成政治工作系统、保障士兵民主权利系统。在香山寺游击区成立随营学校,进行军事知识和军事技能的学习训练;收编非法武装,先编为义勇军,经教育改造后再编入红军队伍;红军、游击队、赤卫队等革命武装不断完善党内民主生活和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措施。

“建立统一战线”“朋友越多越好”,体现了陕甘共产党人扎根群众的工作作风的广泛深入特征。刘志丹说:“革命需要建立统一战线,敌人越少越好,朋友越多越好。我们增加一分力量,敌人就减少一分力量。”汲取以往斗争经验,采取合法斗争的形式,夺取地方反动武装(民团)。采取争取、改造、团结的方针,有策略地处理好与各方武装力量的关系。

照金精神“扎根群众的工作作风”内涵,体现了陕甘共产党人坚持党的先进思想指导,学习运用马列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英勇传承了中华民族唯物辩证思维,彰显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历史超越性。

(作者系陕西铜川照金干部学院教授、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联盟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