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进行时】首启复材:以科技为核心打造新材料产业高地

首启复材:以科技为核心打造新材料产业高地

本报记者 朱红卫 杨佳

图为CCM设备正在生产碳纤维型材U型梁。 本报记者 张创摄

走进位于耀州区民营经济产业园的铜川首启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记者看到生产车间内第一条CCM生产线呈T字型排开,多层碳纤维预浸带通过叠放、热压成型,不一会生产线尾端U型梁就缓缓伸出,十分轻质的碳纤维型材一名工人单手就能拿起。“CCM设备能将生产节拍缩短至3-5分钟,生产效率是传统工艺的40倍,良品率高达99%,成本却只有原来的一半。”现场工作人员拿着展示产品介绍着。

自2021年,首启公司将国内首台套碳纤维连续热塑成型设备(CCM)运抵铜川,铜川成为了国际市场中第五个拥有该设备的地区。近日,该公司又将第二条CCM设备生产线顺利引进。“与第一条CCM生产线所生产的碳纤维型材不同,第二条CCM生产线能够实现1.25m宽,1mm-30mm不等的均质板材生产。在飞机、高铁、汽车蒙皮以及风力发电等领域具有广泛前景。”铜川首启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康凯介绍说,第二条CCM设备生产线安装、测试、检测认证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预计1-2个月即可投产。

该项目作为陕西省“十四五”重点支持建设项目,市级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一期投资3.78亿元,建设2条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线及1条试验线,可年产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板材和型材)2100吨,实现销售收入17亿元,上缴税收7000万元,实现利润1.3亿元。

2022年初,首启公司第一条CCM生产线试制成功以来,首次开启国内热塑碳纤维型材市场的破冰期。针对国内这样一个真空市场环境,为了打开市场,该公司制定多种举措,分别以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军工制造等领域为抓手,采用现场拜访、视频会议等方式,持续与目标客户进行技术对接。

努力克服疫情不利影响,以多种形式、多渠道、多轮次与重点目标客户保持密切沟通。销售小组先后奔赴上海、南京、丹阳、青岛、连云港等地,分别拜访了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秦耀公司等11家企业机构。

通过产品介绍、展示、工艺讲解,公司产品取得了众多意向客户的极高赞誉,并且与多家企业达成了深入开展合作的意愿。目前已经与三家企业,一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特别是在与中车青岛四方的各作中,该公司已获得中车青岛四方CR450标准动车组车体承力结构热塑碳纤维工字梁部分的研发工作,目前相关工艺方案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当中。在与中国商飞的合作中,双方协定就中国商飞旗下的ARJ、C919、C929、C929宽体、全电动飞机等全面展开研发合作。目前首启公司适航认证资格准备工作已经在积极的筹措当中,中国商飞将派驻研发团队来厂开展进一步的技术对接。

首启公司在努力开拓市场的同时,也加大试制产品频次,优化生产参数,做足批量化、标准化生产“功课”,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性能。该公司产品在国内碳纤维复合材料行业产生了良好反响。委托国内权威检测机构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对试制产品进行测试认证,公司产品在测试中获得高度认可,产品性能、质量完全满足客户需求,最终确定双方展开销售合作事宜。

在树立企业品牌形象方面,该公司重点在综合楼内打造了600平方米的展示厅,以碳纤维纹理、形状为主元素,采用声光电手段,集中展示碳纤维行业前景、产品亮点、企业文化等内容,目前施工进度已过半。

“公司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关怀指导下,公司连续纤维智能化热塑复合材料产业化项目取得快速推进。后期我们将以最快的速度推进中国商飞适航认证、军工体系认证、轨道交通装备体系认证等工作,围绕产品提质增效,加强技术研发,加快谋划全产业链布局,助力铜川经济高质量发展。”康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