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战污染 砥砺奋进谱新篇——铜川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综述

凝心聚力战污染 砥砺奋进谱新篇

——铜川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综述

薛家寨水景

漆水河工程治理后成果显著

水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风力发电

光伏发电

无人机航拍漆水河黄堡段画面

召开铜川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全体会议暨六五环境日纪念大会

生态环保执法

土壤监测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时刻牢记“国之大者”,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谱写铜川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了积极贡献。

合力攻坚 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

我市坚持“治源、抑尘、减煤、控车、禁燃、增绿”六措并举,实施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VOCS源和生活源“五源共治”,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运输结构持续优化。压减产能电解铝16万吨、煤炭90万吨,整治“散乱污”企业218家,实施工业企业源头治理110家;严控煤炭消费总量,散煤治理12.69万户,拆改燃煤锅炉679台,治理燃气锅炉270台;开展柴油货车治理攻坚行动,淘汰高排放老旧车辆7691辆,编码非道路移动机械1653辆;严格落实建筑工地六个100%抑尘措施,143家建筑工地纳入红黑榜;有效防控各类面源污染,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5%;深化“一市一策”精准治霾,编制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258家。2017年到2021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从242天增加至287天,位居关中前列,PM2.5浓度从54微克/立方米改善至36微克/立方米,人民群众的蓝天幸福感不断增强。

综合施策 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市生态环境局围绕水环境质量提升核心目标,持续贯彻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统筹”理念,实施“四水共治”。投资12.65亿元实施“漆水河水环境治理工程”,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到9.2万立方米/天,建设污水管网261.55公里;持续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科学划定完成4个城镇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和54个乡镇(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城镇集中饮用水均稳定达到Ⅲ类以上标准,达标率100%;争取专项资金13.7亿元,实施黑臭水体整治相关项目5个,协调下泄生态水3400万立方米,成功创建为全国第三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石川河岔口断面水质由2017年的地表水Ⅴ类改善到2021年的地表水III类,进入“优良”级别,水环境质量改善率在全国339个地市中排名第一。

源头管控 土壤环境安全可控

严格落实“土十条”和土壤污染防治法及新固废法,建立土壤污染防治联合调度会议、耕地占用税部门协作和信息交换共享、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联动执法等机制制度;强化工业企业源头防治,全面完成22家重点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基础信息采集,规范化管理固危废产生及经营企业181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废水规范化处置率均达100%。设立农膜、反光膜、农药包装袋集中回收点34个,农膜回收率达90%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89.8%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化肥施用折纯量、农药用量分别较2016年减少0.88%和15.17%;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村达328个;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全市耕地全部为优先保护类,土壤环境总体安全可控。

自然修复 生态保护成果显现

坚持“生产矿山企业治理抓监管、促规范,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抓引导、出实效”思路,积极争取中、省资金支持,实施资源枯竭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和山水林田湖项目;筹措社会资金实施区域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累计恢复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12376.2亩,生产矿山恢复治理面积3991.95亩;开展绿色矿山创建,11家矿山纳入创建范围,铜川声威建材有限公司李家沟水泥用灰岩矿进入省级建设库,冀东水泥公司宝鉴山灰岩矿被省厅推荐进入国家绿色矿山名录库;联合开展“绿盾行动”自然保护地专项行动,核查、整改、销号反馈疑似问题127个,依法审核审批使用林地14宗1682亩,查处涉林案件67起,处理82人;开展河湖暗访督查专项行动,现场排查整改漆水河、沮河等9条主要河流“四乱”问题94个,自然保护地监管得到强化。

以改促变 督察整改成效明显

围绕以改促建、以改促治、以改促变思路,全部办结6轮次中央和省环保督察交办的469个信访问题,92个反馈问题整改到位,3个问题整改被列为全省正面典型,有力地促进了生态环境改善;成立了书记、市长任主任和组长的生态环保委员会和环保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生态环保和督察整改工作,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环保责任清单等一系列文件,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联席会议制度和生态安全工作协调机制;近6000名网格员队伍织密监管网络,网格化“红旗模式”在全省推广,压实了各方责任,“大环保”格局日渐牢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锚定了生态环保的工作目标,为绿色发展留足空间。

重拳亮剑 执法助力环境改善

持续强化法治政府建设,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用信息“双公示”制度全面落实,行政处罚程序进一步规范,生态环境执法改革深入推进,《铜川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发布施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建立落实,“五进”活动推动环保法律法规宣传,“七五”普法各项任务圆满完成。2018年以来,累计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1035起,处罚金额5800余万元,实施配套办法案件173起;建立生态环境、公安及检察院联合查案机制,累计移送公安行政拘留17起;持续开展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全面落实执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非现场监管及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开展大气、水、固危废等环保专项执法行动,市生态环境局系统多次被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评为表现突出集体;持续开展“五源一设施”生态环境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制定修订全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完善企业预案备案253套;严密监管全市70家涉辐单位辐射安全,连续五年未发生重特大环境突发事件,生态环境安全平稳可控。

多措并举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严格环境准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做到为生态环境把关、为市场主体服务、为项目建设提速,助力“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建立“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成立建设项目环评服务专班,设立审批助理员,主动敲门问需优服务;坚持特事特办、急事先办的服务理念及繁事简办的原则,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采取“线上办”“不见面”审批,为央台陕企进铜、能源保供、民生工程、军民融合、“强链补链”等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环评管理项目豁免14大类39小类,2017年以来,审批备案建设项目环评共5266个。

积极行动 “双碳”目标稳步推进

连续六年编制完成全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报告,掌握了全市碳排放基础数据,率先在全省火电、水泥、白灰重点排放领域组织13家单位编制完成了企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形成《铜川市重点行业碳排放现状及碳达峰预测报告》,组织华能铜川照金煤电有限公司和锦阳电厂参与碳排放配额清缴履约工作,完成二氧化碳履约1530万吨。创新排污许可证核发“七步法”,在全省进行交流和推广,制定印发了《铜川市加强排污许可证后监管工作实施方案》《2021年排污许可事中事后执法检查方案》和《2022年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及证后监管行动方案》等文件,全面推进“一证式”管理,全市排污许可证持证企业226家。

科技助力 发挥监测决策作用

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以“三个说得清”为目标,以确保监测数据质量为核心,以服务管理与决策为导向,常规性监测、监督性监测等例行监测任务扎实有序推进,年均获取监测数据30万个;每天实时向公众发布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助力蓝天保卫战;有序推进水环境专项监测,编制完成各类报告500余份,打好碧水保卫战;完成国家网土壤监控点位监测,参与陕西省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推动净土保卫战;编写《铜川市“十三五”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修订完善《铜川市环境监测站应急监测预案》,连续两年组织饮用水源地和有机废气污染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演练,圆满完成北洛河多起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检验了应急监测响应和处置能力;组建技术团队开展走航监测36个点位,制定《碳监测试点工作方案》。

党建引航 为生态环境增绿添彩

坚持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品质、智慧、利剑、清新、和谐”五个环保建设为载体,扎实推进机关党建“4354”计划,努力打造“矢志倾力治污染,攻坚路上党旗红”党建品牌。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深化“持续正风肃纪,打造清新环保”专项整治,加快打造生态环境铁军,生态环境系统风清气正;以抓管理、促规范、强提升为目标,实现五星级党支部全覆盖,市生态环境局荣获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模范机关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推进党建工作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度融合,党建红引领生态绿,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一组组数据、一项项成绩,深深印刻在铜川这片奋斗的热土上,见证着五年来的绿色发展、高质量转型的坚实足迹,也见证着绿色环保理念的广泛树立、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和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倡导和普遍推广;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重任,坚持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