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 正青春】铜川传统工艺技术名师郭华:让非遗在传承创新中绽放光彩

让非遗在传承创新中绽放光彩

——记铜川传统工艺技术名师、宜君县文化馆干部郭华

本报记者 程红兰

郭华参加“非遗文化进农家”系列活动,手把手教孩子们剪纸。

“你看,这幅剪纸作品是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这幅农民画体现了疫情期间干群一心、众志成城、勇于担当的精神,这幅农民画主要描述的是扶贫产品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各地,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5月24日,在宜君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铜川传统工艺技术名师,宜君剪纸、农民画传承人郭华向记者介绍他的作品。展厅不大,却足够吸睛,一幅幅色彩鲜艳、栩栩如生的农民画、剪纸作品,无不洋溢着新时代农民的智慧气息和非遗文化的魅力。

郭华是位不折不扣的“80”后“老”艺术家,1983年出生的他,已经从事宜君农民画研究、创作16年之久。郭华作为一个农家子弟,如何练就非遗“手艺”,传承“守艺”之心?这还要从他与剪纸艺术结缘开始说起。

结缘:乡土民俗氛围滋养

郭华出生在宜君县尧生镇的农村,小时候逢年过节,奶奶和外婆剪窗花的记忆在他心中扎根,埋下了一颗非遗艺术的种子。“普通的红纸,在奶奶和外婆手中,不一会儿就变成了飞舞的蝴蝶、漂亮的凤凰、灵动的金鱼,我特别羡慕,手痒得想试一试。”郭华说。

不只身边的亲人会剪窗花,村子里大部分妇女也都会此项技能,在这种乡土民俗氛围的滋养下,郭华从小就喜欢上了剪纸,每到放寒假,他主动拿起剪刀嚷嚷着跟奶奶、外婆学习剪窗花。

1999年,因为从小热爱剪纸艺术,郭华毫不犹豫地报考了铜川师范美术教育专业。学习3年毕业后,他又到陕西师范大学进行深造,提升学历。2006年,郭华进入宜君县文化馆工作,从此,他的非遗传承、推广、创新之路正式起航。

传承:一颗匠心为非遗

初来乍到的郭华被分配到县文化馆美术部工作,他对面坐着剪纸老师,旁边是农民画创作者,加之自己本身有一定的美术功底,便跟着大家学习。

那段时间,郭华白天认真干好单位本职工作,夜晚利用休息时间钻研农民画,单位有相关培训,他总是第一个踊跃报名参加。非遗传承是工作,更是使命担当,郭华几乎把所有空余时间都腾出来专心致志搞创作。一副农民画,不只是简单地拿画笔勾勒,它需要画、剪、描、染、勾五个步骤才能完成。郭华告诉记者:“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融剪纸造型于绘画,舍易求难呢?全国农民画画乡有很多,想让宜君农民画独树一帜,就必须把剪纸语言应用到画作中,让农民画深深打上宜君文化的烙印。”

对艺术追求精益求精,保持一颗匠心的郭华也不负众望获得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关注。近年来,郭华共创作剪纸、农民画作品百余幅,荣获国家、省、市级奖励50余项,在第五届国际剪纸艺术展中,他的作品《踢球》荣获优秀奖,他个人也曾先后荣获“国际中英丝路使者”“中新丝路使者”“中国农民画创作带头人”“铜川市传统工艺技术名师”等荣誉称号。疫情防控期间,宜君剪纸、农民画更是被翻译成四国语言作为宣传画。

推广:小剪刀剪出大“舞台”

“必须要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才能把宜君农民画、剪纸发扬下去,才能推陈出新,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郭华明白,从上一代人身上扛过大旗,就意味着肩负培养下一代人、对外推广的职责与使命。

农民画家农闲时才放下农具,拿起画笔创作,如果不进行专业化、系统化培训,农民的艺术素养很难提高,作品质量也难以保障。对此,每年郭华积极策划、组织各种公益培训活动,辅导群众突破万人,培养了一批土生土长的农民画家。

科技时代机器化生产越来越频繁,饱含着匠心的手工艺品被越来越多的人珍视,民间文化资源保护和发展被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郭华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宜君农民画走得更远,站上更大的舞台。

经过多年的努力,宜君农民画从黄土地一隅走向世界,曾在美国、挪威、瑞典、法国等国家展出,被国外美术机构和学者收藏,有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郭华也曾多次为国内外游客现场进行剪纸表演,代表我国应邀出国进行传统文化交流,使宜君剪纸、农民画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扩大了宜君非遗文化影响力。

创新:文化符号织出振兴好“钱”景

“非遗是祖辈留下来的文化资源,我们既要静态保护,更要活态传承、不断创新,赋予时代内涵,让其真正又‘活’又‘火’,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郭华告诉记者。

在实践中,郭华抓住“非遗+旅游”“非遗+节庆”“非遗+演艺”“非遗+文创”等多种跨界融合的新模式,大力开发非遗文创衍生产品,组织参加全国、全省文化产业博览会,旅游博览会、扶贫产品交易会等活动,现场展示展演宜君民间艺术,促进非遗文创产品消费。此外,全力配合实施阿里巴巴企业文化品牌塑造工程,利用剪纸、农民画设计包装玉米糁、苹果、西瓜等农产品,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同时,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他积极推动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规模化传承、产业化发展,带动创业人员500余人,人均年收入10000余元,不仅为民间文化艺术和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郭华说:“下一步,更要积极发挥农民画骨干画家的引领、带动、培养作用,不断壮大宜君非遗传承队伍。此外,大力实施文旅融合,根据市场定位和需求,研发更好的文创产品,在景区、酒店、商超推广销售,打响宜君剪纸、农民画知名度,让宜君的文化符号落地成为群众实实在在的增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