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上奏响亭印“爱与温度”支教曲

三尺讲台上奏响亭印“爱与温度”支教曲

通讯员 段建军 郭艳婷

印台区有支来自千里之外、由11人组成的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的支教团队,他们扎根基层校园,挥洒汗水,智志双扶,谱写了一曲“亭印版”教学相长、携手前行的壮丽凯歌。

作为亭湖“十佳班主任”的季红萍,在印支教期间,虽未担任班主任,但她主动协助班级管理,积极同班主任老师分享工作经验。对每名学生,她严慈相济,以爱育爱。燕某,是个精准帮扶对象。平时,除了教课外,她主动帮该生购买校服和学习用品。当她到另一所学校支教,对其仍是念念不忘并坚持帮助解决各种困难。

在东坡小学,她执教《忆读书》一课时,侧重学法指导,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培养核心素养。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她充分关注学困生学习,真正体现教育公平,被听课老师称为“最有温度的课”。

一进城关小学,吴永娟就完全融入其中。学校举行道德与法治说课比赛,她踊跃报名。为促进亭印教育深度协作、交流,她在“亭湖支教老师示范课”活动中执教《慈母情深》一课,成功展示了亭湖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让学引思”的成果。

“双减”背景下,她及时在学校开设了题为《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讲座,深受全校老师的欢迎。她还注重增设亭印两地文化互补等内容。西部地区的孩子对渔业几乎没有概念,她就请家人拍摄家乡常见的鱼虾图片和视频,使课堂教学形象、生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去年重阳节前夕,她加入“献爱心”志愿者行列。在福寿星服务中心,不但为老人洗头梳头、修剪指甲、打扫卫生、整理床铺、下厨做饭,还送来了御寒围巾。一次活动中,她得知一学生从小失去双亲,跟着年迈的姥姥生活,家庭十分困难,她及时联系上这个孩子并几次上门看望,为孩子添置新衣,资助生活费。如今,她还和孩子保持着联系。

刚接班时,王晓宁发现班上许多学生是留守儿童,长期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习惯养成严重缺失,他们上课听讲、完成作业的习惯存在不少问题。

“绝不能让一个孩子掉队!”她这样想,也这样做。在扶智的同时,她想方设法将扶志作为重点。她从打开孩子的心扉开始,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关心和关爱。

亲其师,信其道。孩子们在她春风化雨般的教育下,逐步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她还为班上的几个贫困家庭生经常买一些学习用品,以奖励的形式发给他们,既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又起到激励他们努力学习。  无论在三里洞幼儿园,还是城关,陈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研,从功能区划分、活动区安排到背景墙创设。她走遍校园每个角落,仔细观察研究并主动和园长、同事交流,了解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理念更新等方面的需求,以明确自己的服务方向和工作着力点。针对园区发展的薄弱环节,她寻求原单位的支持,搜集整理亭湖幼教的成功经验,形成文字、图片资料,作为讲座稿的素材。

在城幼大学区活动中,她先后为近百名教师开设了关于课程建设的专题讲座《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和《幼儿园课程背景下主题墙的创设与利用》;在城幼大学区送教下乡活动中,她对红土、阿庄等帮扶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进行了现场指导,使亭湖幼教元素有机融入其中,获得高度评价。

杨秀艳,是支教队伍中唯一的中学老师。她被安排到印台中学。平时,她除了课务,还协助教育处工作。每天早晨七点二十分,她准时来到教学楼下,与领导、同事一起检查班主任到班情况,还走遍楼上楼下的每一个班级;接下来,转遍校园的每一角落,既是检查员,又是保洁工,被同事戏称“卫生部长”。

如今,她被调整到南校区带两个班的语文课。从住地步行到学校,差不多有半个小时的路程。每天早上,她很早就要出发。早读课、两节语文课、批改作业、和学生谈心……半天下来,有时连口水也顾不上喝,累得趴在办公桌休息一会。

春节前,作为支教老师,陆荣干完全可以提前回去,但她毅然留校参加疫情防控。学校招募志愿者,她第一个报了名。在印台街道虎头村村口健康监测服务点,她仔细查看行人、进村车辆驾乘人员的“两码”,帮助扫码困难的老年人登记信息;在金锁关镇中心卫生院采样点,她坚持清扫台阶上的积雪、冰块,主动搀扶因行走不便的老人;在重兴公园核酸检测点,她积极配合防疫人员,维持核酸检测秩序。

她因学校工作群而“出圈”。在群里,她发得最多的两个字是“收到”,表示她接到“活”了。那段日子,她要收、发值周老师的胸牌和日常规检查记分册,收集班级安全教育等活动图片,拍摄少先队活动照片,汇总疫情期间来、返印学生排查以及居家隔离学生摸排统计表……

“两年来,亭湖支教团队在承担教学的同时,还参加区、校级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12人次,开设专题讲座10场次,送教下乡7人次;资助贫困学生35000元;抗疫捐款2000元,还引进‘送温暖·献爱心’资助项目……”他们为推进亭印教育协作,促进教育同频共振,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