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筑起群众满意的高质量教育“高地”

铜川:筑起群众满意的高质量教育“高地”

本报记者 何城城

“出门就是学校,孩子上学越来越方便了,我们再不会为孩子入学发愁,心里别提多乐呵”“学校的软硬件设施真是太齐全了,老师们素质都特别高,孩子学习兴趣和效率越来越高”“丰富的课后服务真是解决了我们的糟心事”……提起近些年教育改革的成果,铜川百姓总有抖不完的幸福感。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全市教育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总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教育民生工作,推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筑起群众满意的高质量教育“高地”。

扩大投入,让人人享有优质教育

大气美观的教学楼、洁净的学生食堂、崭新的学生公寓、优美的绿化环境,观光长廊、小桥流水遍及校园。新建成的王益中学非常“亮眼”,回来参加孩子“校园开放日”王女士感到十分欣慰:“在外地做生意多年了,原本打算把孩子们都带到城里去读书,看到家门口的学校变化这么大,就打消了这一想法。”

教育优先,投入先行。2017年以来,全市教育累计投入资金1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生均公共预算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目标持续实现。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11所,新增学位13790个,极大地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为全市185所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安装直饮水、63所寄宿制学校安装浴室,实现了全市公办中小学幼儿园直饮水和寄宿制学校浴室全覆盖。投资1.14亿元,实施全市64所中小学幼儿园冬季清洁取暖改造提升。投资1467万元,率先在全省完成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旱厕改造任务。投资8805万元建设942套农村义务段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实现了按学校布点规划拟永久保留的完全小学以上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全覆盖。全市营养改善计划累计投入资金1.66亿元,受益学生20万人次,营养改善计划学校食堂供餐率达到100%,居全省前列。拨付各类学生资助资金9427.11万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8.16万人次,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65万人次1.89亿元。普惠性幼儿园占比大幅提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8.42%;省、市级示范幼儿园由2017年的18所增加至30所;义务教育公办小学、初中100%划片免试就近入学,超大班额全面消除……铜川教育不断用数据说话,推动全市教育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

提高质量,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全市教育系统捷报频传,耀州中学教师王忠峰荣获2022年陕西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侯小军、高涛、付伟、刘文怀、高红、杨伟峰、郭亚宁7名教师荣获铜川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全市教育系统坚持以修师德为根本、铸师魂为核心、强师能为重点,充分发挥学校党支部政治引领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自律、评价、监督机制,坚持将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位,推进“三级三类”教师骨干体系建设。2017年以来,共推选全国模范教师1名、优秀教师1名,省级教书育人楷模1名、最美乡村教师1名、特级教师8名、中小学教学名师15名、学科带头人30名、教学能手80名,市级名校长7名、名教师15名、学科带头人100名、教学能手316名;积极推进学科教师赛教活动,通过模范引领带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素质整体提升;实施“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培训项目,培训教师及校园长15600人次。补充教师342名,其中学校自主招聘研究生35名,教师资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扎实深化职薪绩效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加强。深化公办中小学幼儿园职薪绩效改革,积极构建“双减”背景下的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全面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制定印发《铜川市深化公办中小学幼儿园职薪绩效改革工作方案》,召开动员部署会,指导各区(县)完善实施方案及配套文件,积极协调落实深化改革资金。推动“县管校聘”,公开招聘校园长179名,近万名教师竞聘上岗。各学校实施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机制进一步完善,管理效能提升明显。职薪绩效改革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形成有力促进,广大教师职业荣誉感和职业认同感进一步增强。

改革创新,办更有活力的教育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不但可以减轻幼儿身心负担,还可以缓解家长焦虑情绪,科学合理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全面衔接。”4月25日至26日,新区锦绣园幼儿园、新城幼儿园、石仁幼儿园、景欣幼儿园等开展“优质+”联片教研活动。活动中,锦绣园幼儿园何玉倩老师分享的《神奇的象形字》不仅让小朋友们对中国文字产生浓厚兴趣,而且激发了民族自豪感;邬静老师的科学活动《飞船救援行动》利用幼儿感兴趣的“太空科幻”主题,让幼儿了解和运用统计表统计图形的数量,再根据统计表进行拼搭,丰富统计方面的经验。

本次联片教研活动,搭建了学前教育资源共享的平台,促进了园所之间的交流,增强了多方面的学习与合作,让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共享、深度融合,构建了真正的片区联动教研共同体,是我市教育改革创新的一次生动实践。

全市教育系统落实“双减”政策,全面推动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积极打造“三个课堂”,探索实施“课堂革命”。坚持“五育”并举,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五项管理”,全市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学校数达到100%,112所义务教育学校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增强;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目前全市58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33家,压减率为56.9%,积极推进“营转非”工作,着力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教育部督查组对我市“五项管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圆满完成高考及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招收普通高中学生3758人,7名学生被空军青航校录取,3名学生被海军青航校录取。深入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扎实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选用工作,努力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全市中职教育招生1340人,高职扩招补报名459人,中职教育毕业生就业率为100%,升学率为99.5%。积极对接省教育厅,省属公办应用型本科院校筹建工作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