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享书香 共向未来】肖冰:有书相伴,有书为友,有书为师

小时候,并没有太多的书看。

我迫不及待盼父亲放假,日日站在村头张望,望向小路的尽头,看父亲是否挑了满满的行李,从马路转进村头的小路。

父亲在钨矿上班,上世纪80年代初,没有车,到了镇上便是走路回家。没有行李箱,两个蛇皮袋被父亲装得满满当当。当他挑着蛇皮袋一到家,弟弟们迫不及待找吃的,我却在蛇皮袋里找宝贝。找到了!《少年文艺》和《儿童文学》,还有《半月谈》和一打报纸,这些是我的最爱!

小时候的我比较胖,也因此而自卑。但我知道,书里有更多的小伙伴,我拥有着比现实世界更宽广的天地。三年级第一次写作文的时候,同学们都抓耳挠腮,我却一气呵成。四年级全乡口头作文竞赛,我竟然拿了二等奖。四年级,我和好朋友珍还曾为一本书而发生不快,这让我至今难忘。那时候的小学生,课外书就如零食一样稀有和珍贵。《小猩猩》是同桌共订一本,两个人轮流看,看完了,你分一本,我分一本。这本《小猩猩》是新发的,珍说这本轮到给她了。我说,我先看,看完了就给你。可珍也要先看,她抢先把书放进了书包,第二天,她告诉我,书被3岁的弟弟撕烂,丢在屋旁的池塘里了。丢了那本书,我像失去了一个挚友,眼泪霎时夺眶而出,几个星期都没跟珍说话。

童年那段关于书的记忆,是如此刻骨铭心。后来,我成了家,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为了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给他买书我毫不吝啬。儿子星星五年级时,我曾花费7千多元买了两大箱国学经典书籍,和他一起阅读。在物质生活丰富的时代,各种书籍应有尽有。我对书的喜爱仍一如既往,宁可少穿一件华衣,少吃一顿美食,也想“请”些书回家。在我的影响下,儿子也格外喜欢读书,我和他一起参加读书会挑战,他摘得了“读书之星”的称号,我们共同捧回了书香家庭的奖杯。后来,我又加入了简书,参加了写作营,还有自己的公众号,每天都完成一千字的日更。人到中年,工作很繁忙,生活也常常一地鸡毛,但即使在最难挨的日子,有书相伴,有书为友,有书为师,我亦幸福、知足、内心丰盈。作为普通人,我做不到“治国平天下”,但至少努力去“修身齐家”,做好自己,给孩子做一个榜样。

与书相伴的日子,那样沉静,那样温煦。读书,最简单也最实用,让我们一起来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