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享书香 共向未来】唐云岗、肖冰、齐帆齐、雷勇健讲述“阅读人生”

阅读人生

本报记者 原玉红 袁欣 张梦焕组稿

编者按:梁实秋谈读书时曾说:“人生到了一个境界,读书不是为了应付外界需求,不是为人,是为己,是为了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吾故曰:读书乐。”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有阅读的习惯么,你为什么要读书,爱上书籍的理由又是什么呢?都说知识改变命运,阅读改变人生。第27个世界读书日来了,本报邀请了不同年代出生的阅读代表,请他们聊聊阅读与自己之间的缘分,读书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希望我们都能更好地和书籍相伴,让书香浸润心灵,让阅读陪伴成长。

“60后”讲述人:唐云岗

不读书心里空落落的

小时候书少,也没有钱买,便想办法蹭别人的书看,却无非连环画以及《敌后武工队》《平原枪声》《征途》一类的书,虽然也有教育意义,但说到底和后来热追武打片一样,图热闹的成分多。

一天,一个同学告诉我他家里有本好书,便兴冲冲去借,同学却要我帮他家拔棉花秆。为了能拿到书,很少为自己家干活的我整整为同学家拔了一下午棉花秆。书拿到了,无头,无尾,无名,但读了几页后,便深深被吸引住了,还永远记住了书中纯朴、能干的梁生宝,温柔、聪颖的徐改霞,倔强、善良的梁三老汉……后来知道了这本书就是著名的《创业史》。

上小学五年级时,全国开展评《水浒》、批宋江运动,我却不知道《水浒》是啥书,更不知道宋江何许人也。为了写批判稿,便想办法借来一本《水浒全传》,囫囵吞枣读了一遍。不想批判稿没有写出来,却被书中的人和事带进了另外一个天地——花和尚倒拔垂杨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武松醉打蒋门神……那是怎样一种艺术享受和震撼啊!

后来,我考上了西农大,学校的图书馆很大,里面的图书、杂志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我高兴得仿佛进入了天堂,一头扎进去,如饥似渴地饱读起来。几年下来,除诸如《资本论》应读的专业书外,还读了《红楼梦》《三国演义》《诗经》、唐诗、宋词以及鲁迅、巴金、老舍、沈从文、王蒙、托尔斯泰、雨果、巴尔扎克、司汤达、哈代、屠格涅夫、海明威、卡夫卡、肖洛霍夫、霍桑等名家的大量作品,我的头脑充实了,心胸开阔了。

读的书多了,便有了写作的冲动。1985年,我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心之曲》上了《陕西日报》。这些年,我笔耕不辍,先后在《天津文学》《小说月报·大字本》《小说月报·原创版》《边疆文学》《延安文学》《山东文学》《红豆》《朔方》等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百余篇。著有长篇小说《城市在远方》《大孔》,中短篇小说集《罕井》《雪落大地》《永远的家事》,散文集《苜蓿》等。《城市在远方》《永恒的秦腔》分别入选《陕西文学六十年(1954——2014)》长篇小说卷和散文卷。曾获梁斌小说奖、柳青文学奖、延安文学奖、孙犁散文奖等奖项。入选陕西“百优”作家,被确定为陕西文学研究所重点研究作家,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

现在,我拥有了自己的藏书,读书更成了一种自觉和享受。坐在沙发上看,上厕所看,睡觉前躺在被窝里看,醒来了靠在床头看、出门开会或回老家也要带上一两本书……只要有时间、有兴趣就看,一周至少读一本书,一年差不多能读六十本。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说得有点实际,爱脸面的人可以绕过不提。我以为读书和吃饭有同样的道理:不吃饭肚子饿得慌,浑身没力气;不读书心里空落落的,没有个底。您以为呢?

“70后”讲述人:肖冰

有书相伴,有书为友,有书为师

小时候,并没有太多的书看。

我迫不及待盼父亲放假,日日站在村头张望,望向小路的尽头,看父亲是否挑了满满的行李,从马路转进村头的小路。

父亲在钨矿上班,上世纪80年代初,没有车,到了镇上便是走路回家。没有行李箱,两个蛇皮袋被父亲装得满满当当。当他挑着蛇皮袋一到家,弟弟们迫不及待找吃的,我却在蛇皮袋里找宝贝。找到了!《少年文艺》和《儿童文学》,还有《半月谈》和一打报纸,这些是我的最爱!

小时候的我比较胖,也因此而自卑。但我知道,书里有更多的小伙伴,我拥有着比现实世界更宽广的天地。三年级第一次写作文的时候,同学们都抓耳挠腮,我却一气呵成。四年级全乡口头作文竞赛,我竟然拿了二等奖。四年级,我和好朋友珍还曾为一本书而发生不快,这让我至今难忘。那时候的小学生,课外书就如零食一样稀有和珍贵。《小猩猩》是同桌共订一本,两个人轮流看,看完了,你分一本,我分一本。这本《小猩猩》是新发的,珍说这本轮到给她了。我说,我先看,看完了就给你。可珍也要先看,她抢先把书放进了书包,第二天,她告诉我,书被3岁的弟弟撕烂,丢在屋旁的池塘里了。丢了那本书,我像失去了一个挚友,眼泪霎时夺眶而出,几个星期都没跟珍说话。

童年那段关于书的记忆,是如此刻骨铭心。后来,我成了家,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为了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给他买书我毫不吝啬。儿子星星五年级时,我曾花费7千多元买了两大箱国学经典书籍,和他一起阅读。在物质生活丰富的时代,各种书籍应有尽有。我对书的喜爱仍一如既往,宁可少穿一件华衣,少吃一顿美食,也想“请”些书回家。在我的影响下,儿子也格外喜欢读书,我和他一起参加读书会挑战,他摘得了“读书之星”的称号,我们共同捧回了书香家庭的奖杯。后来,我又加入了简书,参加了写作营,还有自己的公众号,每天都完成一千字的日更。人到中年,工作很繁忙,生活也常常一地鸡毛,但即使在最难挨的日子,有书相伴,有书为友,有书为师,我亦幸福、知足、内心丰盈。作为普通人,我做不到“治国平天下”,但至少努力去“修身齐家”,做好自己,给孩子做一个榜样。

与书相伴的日子,那样沉静,那样温煦。读书,最简单也最实用,让我们一起来读书吧!

“80后”讲述人:齐帆齐

阅读与智者对谈,与大师对话,与灵魂共舞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爱阅读的孩子是不会变坏的……”这些经典句子,无一不是阐述阅读对人的重要性。阅读能重塑我们的精神品格,它能让我拥有强大的内心力量,从容地对抗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

在物质生活贫瘠的年代,所得的看书资源渠道极有限,每每只要我逮到机会,看到自己喜欢的字句,就迫不及待地看后再摘抄,恨不得把每字每句都融进骨髓里。再后来时间稍微宽裕,每天傍晚抽空在旧书摊上淘书去看,周而复始,光阴流转,那些看过的书,一本一本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我,储存在我的血液中,每读一本书都是在与智者交谈,是在与大师对话,与自己的灵魂共舞,那是属于自己愉快的心灵时光。

我在西安做早餐生意时,每天早上4点起床,我会在面案一角放上收音机,一边做事,一边听《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名家经典书籍,争分夺秒地汲取精神营养,让我在忙碌琐碎的现实世俗生活之外,丰富了精神世界。这些养分让我在面对生活的打击、身体出现病痛时能坚强面对,因为我的心中拥有一个更加辽阔的时空,如同毛姆所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一个热爱阅读的人是不会被轻易打垮的。

热爱文字,使我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下,想要表达,想要倾诉,想要被看见。我像是必然又是偶然地成了一名自由写作者,签约出版了5本书籍,实现了时间自由,经济独立。如果没有从前的阅读与积累,是不可能抓住现在的自媒体写作机会。曾经看过一句话:任何一个行业都有低学历的成功人,但这个人一定是热爱阅读、热爱学习、热爱思考的人。我不敢说自己算是成功者,但爱阅读的习惯的确改变了我的命运。

前年,我受邀在某学校做了一场《阅读与写作》的分享会,我告诉学生们,一定要保持阅读的习惯,当你看得多了,就有更深刻的思考,心中有了更加广阔的世界,你就能更早地知道,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或许还有机会成为一名作家。古今中外,哪个名人不爱阅读呢?

如果你觉得生活一切如意,你也要阅读,在书中体会他人的悲苦与不幸,增加生命的厚度;如果你生活中遇风雨坎坷,你也要阅读,因为你在阅读中,才知道这世界有人比你更痛苦,看他们又是如何面对那些磨难的,又是如何走出人生至暗时刻的。

阅读是门槛最低的投资,阅读是最好的精神救赎,也是最好的修行道场。

“90后”讲述人:雷勇健

在读书中“感受”世界

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可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我认为读书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在读书的过程中思考、在思考中有提升、在提升中收获、在收获中满足。

就我而言,我阅读的书籍主要以历史、文学和法律类为主,这与我的个人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上大学的时候,我曾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担任过大学生讲解员。在博物馆里,举世瞩目的西周青铜器、唐代金银器、历代陶俑和反映唐代贵族生活的唐墓壁画深深地吸引了我,一件件精美的文物遗存是陕西厚重的历史和灿烂文明的最好展现。每天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作为一名陕西人,我有责任去向他们介绍文物背后的历史和所反映的社会背景。为此我除了在博物馆接受系统的培训指导以外,也阅读了很多介绍陕西历史文化的书籍,例如《人文陕西》《话说西安十三朝》等。阅读历史类的书籍不仅增长了我的文化知识,更提高了我用历史的眼光去分析、看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思维方式的形成使我受益匪浅。

平时我也喜欢阅读一些文学类的书籍,诸如贾平凹的《暂坐》、路遥的《人生》、余华的《文城》等,一本好的文学作品就像春雨一样可以洗涤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在都市的繁华之外感受到内心深处的纯净。在贾平凹的新作《暂坐》一书中有这么一句话使我印象深刻:“南来北往,有多少人忙忙;爬高走低,何不停下坐坐。”有多少人在当今社会中,面对来自工作、生活和家庭的压力而忙忙碌碌,贾平凹的这句话又写出了多少人的期望。也许,这就是文学的魅力。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也阅读了一些法学类的书籍,跟历史类的相比,法学类的书籍具有更强的专业性,例如行政诉讼、债务纠纷、交通肇事罪等也更接近于我们的生活。而针对同一问题,不同的法学专家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和解说,这种思维的碰撞和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使我辨析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读书带给我的改变不仅仅是知识上的积累,更是面对困难时敢于迎难而上去解决它的勇气和底气。我已经把读书作为“感受”世界的一种方式,脚步到达不了的地方,读书可以做到。

愿你我在读书中,找寻到属于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一缕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