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频山

话说频山

秦陇华

同官县(今王益、印台)位于陕西中部,自古是“榆塞秦关襟喉”要地。这里不仅人文古迹遍布,文化底蕴深厚,还是承一方山水灵气,蕴涵至善大美的福地。县城右侧金山、虎头、济阳、嶂山等峻岭,古木参天,松柏林立,犹如一道重峦叠嶂的屏障。左侧漆、铜两条河顺山而下,清澈见底,和缓迂曲,好似长虹匹练绕城东而过。

在众多山水之中,有一座高山立于同官县城东北角,名为频山。源自上游宜君的漆铜二水,环流其四周,汇合于南麓,称之漆水河。站立频山隔岸眺望金山,石崖苍松下的姜女祠、东岳庙、灵泉观等古迹美景尽收眼底。谈及这座大山的久远文脉,要从东西两座“频山”话题说起。

渭北地区有两座山称为频山,如果按照地理位置划分,西频山是同官县频山,东频山亦名明月山,位于富平县薛镇以北,主峰海拔为周边诸山之冠。两座频山分列东西方向,分别有漆水河、顺阳河(又称频水)环绕,古时在山畔先后都置县,管辖地域承接相连,因此人们往往将两者混淆,并为一谈。

东频山南麓在秦厉公二十一年(前456年)建置频阳县,位置在今富平县东北五十里的美原镇古城村,此地居关中至塞北交通冲要。始皇二十一年(前226年)秦国大将王翦称病回到频阳故里,相传秦始皇赐给其千顷美田,频水流经,土地肥沃。又传,频山巅顶建有一座明月观,汉武帝曾在此祭天祀仙。

秦统一全国后,频阳县属内史,西汉太初元年(前104年)属左冯翊,三国魏属冯翊郡。时至北魏宣武帝景明元年频阳县被废除,设置土门县,隶属北地郡。北宋《长安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都志,由史学家宋敏求主持撰写,书中记载,“频阳古城,在美原县西南五里,周六里余。”

西频山于北周时期设置同官县,此地建县施政近九百年,在铜川千年建政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太武帝拓跋焘平定关中少数民族起义之后,为加强地方统治,控制部落势力,他下令撤销铜官护军,设置铜官县,县治在今王益区高坪村,隶属北地郡。北周建德四年,铜去金为同,改名同官县,迁移县治到西频山南麓,历隋唐五代及宋元,大约在明景泰元年迁到今印台区老县城,1946年更名铜川县。1958年4月,撤销铜川县建制,成立铜川市,政府机构设在今王益区红旗街。1998年12月铜川市政府迁址新区正阳路。

为何东西频山容易混为一谈哪?甚至有唐代著作《括地志》云:“频阳故城在雍州同官县界”的错误提法。笔者推断原因有二:一是《同官县志》记载,“晋于频山之阳,置频阳县,县地入频阳,属北地郡。”可见在晋代,后期北魏所建的铜官县下辖区域,归属于频阳县的管辖。二是两山的地貌河流相似,由于山前有河水流过,来往出行不便,所以古人采用“频”字为山起名。《说文解字》曰,“频,水厓。概有人在水滨,欲涉水而畏葸之意。”频阳、同官两县历史沿革一脉相承,东西频山有着相同的名称,加上两地相距不足百里,如不亲自前往调查,便轻信流言,以讹传讹,混淆视听。

从同官频山山脚向上而行,经沿河顺河村,登崎岖山路可达武家塬。沿途山间偶见古建筑的石柱础、石阙顶,或零零碎碎的古砖青瓦。它们沧桑痕迹似乎在印证,频山曾发生过的历史烟云。

383年,前秦军在“淝水之战”中大败,苻坚仓皇北逃,从此少数民族军阀重新崛起,各自建立新的政权,黄河流域又陷入分裂的局面。其中羌族首领姚苌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反叛前秦,屯兵渭北一带。

次年,苻坚从长安率领步骑两万人,围困姚苌军于频山南麓的赵氏坞。同时,他令人堵塞铜官川,不让河水下流,断绝敌军饮水之路。姚苌军营中无井,多次组织人马突围取水,均被前秦军杀败。正当姚苌军人困马乏,有人干渴而死时,天降大雨,积水三尺,士卒饮水解渴,士气大振。对面军中的苻坚,愤懑不已,将几案推到一边,指天大声说:“上天真是没有良心,为何要给贼寇营中降下甘泽!”经此关键一战,姚苌反败为胜,385年擒杀苻坚,建立后秦。

另有《晋书》记载,义熙十一年,姚秦北地太守毛雍据赵氏坞以叛,姚绍讨擒之。大意是415年,北地太守毛雍占据频山下的赵氏坞,举兵反叛朝廷。不久,后秦大将姚绍统兵将其生擒。

明朝嘉靖八年,御史王义巡行到同官,他见当地交通闭塞,教育落后,便倡议将频山的一座寺庙改置成崇正书院。王义率先在此教育学生,传授儒学。据笔者推测,崇正书院名称的渊源,取自文天祥诗句“天地有正气”,并有推崇正传儒学之意。嘉靖末期,书院因故废止。崇正书院是史书记载的同官县首家书院,此后在县城又建立了问以书院、颍阳书院。

腊月频山上,寒风瑟瑟,林木萧萧,荒烟衰草,曾经繁华喧嚣的同官城,已成为历史的陈迹。此情此景,让人感慨万千,不禁吟起金代赵秉文所作《咸阳》诗:“渭水桥边不见人,摩挲高冢卧麒麟。千秋万古功名骨,化作咸阳塬上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