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

我市牢牢把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形势,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紧扣数字化转型主线,大力实施“数字铜川”战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发展规划,深耕数字经济发展沃土,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全市数字经济产业迅速发展,产业聚集逐渐形成,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加新的驱动力。

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我市是全省第一个“5G+光网”双千兆商用城市,5G宏基站数量逐年增加,全市重点园区区域实现5G信号全覆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加速普及,乡镇以上区域千兆宽带加快覆盖,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行政村光网全覆盖、光纤网络及4G网络全覆盖。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快速发展,“雪亮工程”建成投运。数据中心规划和建设步伐加快,红色数据湖建成运行,中传集团、阿塔云华能、智慧文旅、华能铜川照金等数据中心正在规划建设,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持续性完善,为我市数字经济争取规模化、创新化、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字经济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铜川产业数字化加速推进,数字技术正逐渐与农业、制造业、物流等产业领域有机融合。在工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实施了“互联网+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八大行动计划,启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持续推动企业上“云”,加快重点企业数字化转型。达美轮毂、美鑫铝镁合金、兆丰汽车等一批企业建成“数字车间”“智能工厂”,全市已累计培育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0家,“十四五”期间,还将全力实施“云上铜川”工程计划,使全市重点企业建成更多的“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把“铜川制造”变成“铜川智造”。在农业数字化提升方面,结合我市发展现状加快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实现数字技术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批农业项目率先应用5G、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经营利润。全市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启动建设,大匠农科、海升农业、京东农场等项目成功树立了区域智慧农业快速发展样板。围绕铜川特色农业产业,利用直播带货、网络营销等手段,带动樱桃、苹果、鲜桃等农产品成为网络热销产品,为全市农业转型发展构筑了新优势。智慧农业建设稳步推进,农产品“一品一码”全程溯源系统建设完成。在服务业数字化融合方面,全市县、镇、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配送体系、人才培训体系全面建立,智慧物流系统投入运行。渭北智慧物流产业园、快递物流和电子商务综合产业园、城市配送体系建设等项目加快建设。京东云仓落地铜川,阿里巴巴在宜君县建成全国首个县级菜鸟仓。麦谷鲜生、大德鸿业等实体店正在加快线上转型,大耀城、正大商贸等实体商贸企业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全面开展全渠道经营。以大宗工业品电商为主的耀州区锦阳新城大数据产业园,以社交电商、零售电商为主的京东智联云(铜川)数字经济产业园正在加速平台经济产业聚集。

数字经济产业质量显著提升。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汇聚新优势,数字经济主体从2018年底的316户发展到2020年底的606户,全市电商交易额从2018年的25亿元起步,截至2020年底累计实现近360亿元,数字经济产业质量显著提升。在电子信息制造业方面,LED智慧显示光电、澳威激光、铟杰磷化铟等一批高质量项目建成投产。在软件及信息服务业方面,西北红色数据湖蓝光IDC、新型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建成投运。以大数据存储、软件设计、物联网设备研发生产等为主的铜川数字经济产业园正在加快建设。我市以园区为依托吸引大量产业企业及配套企业入驻,打造了具备规模效应的数字经济产业群,成为未来铜川进一步打造优势品牌产业的重要路径。

数字经济发展增速稳步提升。数字经济工作自全面布局以来,数字经济发展增速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列,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京东集团、上海摩贝、科大讯飞等20多个数字经济龙头企业相继落户铜川,电子商务、商业航天、光电子产业带动全产业发展,梯次分明、布局合理、业态丰富的数字经济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数字经济产业集群规模逐步壮大,为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奠定了良好的开局。

数字化治理为铜川全面赋能。近年来,我市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机遇,加快数字技术深度赋能,积极探索数字化治理新模式。智慧型数字化社会治理云平台启动上线,分别建设了城市运营中心服务管理平台和城市运行管理、协同办公、“铜城办”APP、新型智慧社区、大数据市场监管等五大应用系统,数字政府框架初步显现。新型智慧城市一期建成以来,智慧型数字化社会治理云平台和“铜城办”APP上线运行,累计打通社会保障、生活服务、交通出行、智慧社区、智慧医疗等各类综合性服务功能203项,全市62家部门数据逐步开展共享交换,72个社区居民信息数据汇聚应用,200余项政务服务、便民服务实现“一网一平台”通办。12345网上群众工作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等一批优秀数字化平台先后搭建完成。全市宏观经济数据库、重点建设项目综合管理平台等一批特色应用系统相继建成,智慧城市建设步入全省前列。(记者 陈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