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上的绿色回响

凤凰山上的绿色回响

本报记者 高彧 刘晓帆 王艳

阳光透过密林,洒在油松和刺槐上,成群的鸟儿叽叽喳喳,野鸡、野兔在树林间穿梭、跳跃。

12月16日一大早,81岁的马淑芳又像往常一样,迈着蹒跚的步子来“巡山”了。

冬日的凤凰山,树影斑驳、林木如海。走过一片疏密有致的林木,山峦青翠、流水潺潺,很难想象37年前这里曾是一片秃山荒野。

眼前这位耄耋老人,是耀州区小丘镇白瓜村一名老党员,也是当地曾经赫赫有名的造林英雄。

这片林海,是她的“命根子”。

1984年,国家出台政策,允许农民承包治理“四荒地”。“铁姑娘”马淑芳,历时4年贷款4万多元,带领全家在这片昔日光秃秃的山梁上种植油松、刺槐1200多亩。

数十年间,马淑芳的儿孙和乡亲们也像她一样,在凤凰山的山峁上锲而不舍地栽种、植绿,守得一方好山水。

“不管别人说啥,把树种活就是最大的说服力”

“那年参加耀县党员大会,我第一个举手响应政策承包村里的‘光棍梁’。既然国家提倡种树,我就敢干。”说起当年的“壮举”,马淑芳神情中依然透着那份坚定。

1984年,国家允许个人承包荒山植树造林。马淑芳得到同意后,就着急忙慌回家准备贷款的事。

“先不说种树有多苦,就说你把树种成了算谁的?”

乡亲们有顾虑,马淑芳的家人更是不支持,因为她要卖掉家里唯一值钱的耕牛。村里人都叫她“马疯子”。

面对各种质疑,马淑芳二话不说,第二天一大早,扛起锄头背着干馍就上山了。困了倒头就睡,醒了就干,饿了啃口干馍,渴了就喝河沟水。在山上大干7天后,所有人都看到了她的决心,丈夫和孩子们也一起上了山。

1984年冬,为了凑够树苗钱,马淑芳不断地到县城跑贷款。揣上几个馍,凌晨出门步行9公里到镇上,然后坐最早的班车去往县城,傍晚再赶回镇上。冬季天黑得早,马淑芳经常一个人在羊肠小道上翻山越岭,摸黑回镇再从镇上回村。

“我个子高、胆子大,不怕走夜路,但有一次看错了钟表凌晨3点就出了门,只能在桥洞子里窝着等天亮,被冻得直打哆嗦。”最终,4万元的贷款分3次贷成。

动工开始挖种植带,山路崎岖,最远要走一个多小时。每天凌晨四五点钟天还没亮,马淑芳一家人就带着干粮、拿着工具上山了。

“一路上静得出奇,现在想想都后怕。”马淑芳的丈夫说,“山上不能生火,几个冷馍、一捧河沟水,就是一天充饥的饭。”

遇到难挖的地方,全家人要跪着用手握住长满刺的枯枝,一点一点往外扯,手被划得鲜血直流,但都是吐几口唾沫抹点黄土继续干。

就这样,马淑芳召集了117人帮她大干107天,光秃秃的山梁上种下了一棵棵绿油油的小树苗。

村民陈旭山回忆说:“种树那会儿我还在上学,满山都是人在种树,我们哪里见过这场面。马淑芳在我心里就是种树老英雄!”

身体上的苦并不难捱,让马淑芳寝食难安、心疼不已的是,栽下的树苗能不能成活。

山梁上荒草丛生,地势又高,要打出种树的林带很难,要确保成活率更难。“眼看着树苗死了,我特别心疼。树苗活不了,钱就糟蹋了。”马淑芳诉说着往事,干涩的眼睛泛着心疼的泪光。

为了不浪费每一分跑来的贷款,马淑芳不断总结种树“窍道”,很快便得出了经验——不能“窝根”:根须笔直向下,容易扎根。

初春冻土还没化开,马淑芳就用手刨开土层,再捋直了树苗根须,小心翼翼地放进去。松树苗子枝多叶硬,常常扎得她手上裂口子。

第一年过去,马淑芳种的树苗成活率高达98%。看着长起来的树苗,她的决心更坚定了:“不管别人说啥,把树种活就是最大的说服力。”

几年后,银行来催还贷款,那时树木还没成林,达不到砍伐标准,不能销售。马淑芳为了能还上贷款,东拼西凑,拿出家里全部积蓄,拖拉机也差点被人开走。直到上世纪90年代,马淑芳终于凑齐了钱,将国家贷款一分不少全部偿还。

4年时间,马淑芳一家共栽植了1284亩90多万株树苗。

种树容易,管护难。

“千辛万苦种出来的树,让你家牛糟蹋了,那咋行?”为了守护好林子,马淑芳不惜和娘家唯一的哥哥翻了脸,好几年都不来往。

“那些年,我们家和村里人的关系都不太好,不是谁家羊把树啃了,就是谁偷偷砍柴了,没少费口舌。”马淑芳说。

2005年至2008年,林木达到砍伐标准,经过申请的马淑芳砍伐了两批木材,收入近30万元,着实让乡里乡亲们羡慕。慢慢地,马淑芳一家苦尽甘来,成了全村人的榜样。

当年的濯濯童山,如今满眼是绿。

数十年间,白瓜村先后栽植生态林2万多亩。

马淑芳,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用近40年的执着和坚守,让曾经的荒山遍布青翠,让繁茂的绿色植根人心。她先后获得国家“三八绿色奖章”“绿色小康户”、陕西省“绿化女状元”、铜川市“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

“守住了绿色,就能生出‘金’”

如今的白瓜村,树多了,山青了,空气好了,环境美了。

一棵棵树苗拔地而起,带来的是对“守护绿色”的考验。

有了眼前的“绿”,还要能生出“金”。

白瓜村位于耀州区小丘镇西9公里处的凤凰山下,山大沟深,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过去水土流失严重,出行不便,信息闭塞,百姓生活困苦。

为了村子的发展,老党员马淑芳多次鼓励儿子乔小东回乡带领村民一起致富。

“出去了就没人想回来,我妈每次叫我回来,我连话都不想搭。我在外面做生意能挣下活钱,媳妇和娃吃穿不愁,日子过得还不错。”年轻气盛的他,一开始很不情愿。

1998年,一场意外改变了乔小东的想法。

“我表哥开着三轮车在出村的路上翻了车,开水洒出来把娃烫伤了。听着娃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我心如刀绞。为啥这么大的村子,就没有一条像样的路?”

那时候,白瓜村出村的土路只有1米多宽,经年累月雨水冲刷、车辆碾压,早已不成模样。

回到家,乔小东憋着一口气,翻来覆去睡不着:“白瓜村世代贫困,咋能眼看着这样下去?”

要想富,先修路。

1999年,乔小东放弃在外月收入上万元的生意,回乡担任村主任。

2000年,乔小东带领村委会一班人,发动全村人上劳,修了白瓜村第一条砂石路,全长10公里。

刚开工,村里没钱,他自掏腰包垫资1500元钱租来了压路机。

路修好了,全村人欢腾起来。“咱这下再不怕雨雪天出门了,咱的农产品也能运出去了。”

解决了出行难题,想致富,水和电也是“拦路虎”。

白瓜村的木质电杆年代久远、腐蚀斑驳,一遇刮风下雨,村里肯定会停电。为能尽快改善村民的基本用电和吃水难题,乔小东前期又垫资,领着全村七八十号人,大干3个月,将电杆全部换成10多米高的水泥杆,解决了用电难题。

2004年,他又争取到水站项目。

让人想不到的是,自来水接通后,因为用水量少、收益低,竟没人愿意承包管理。又是他,倒贴钱运营水站,一晃儿就干到了2018年。

2005年,乔小东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来不及细揣肩上担子的份量,解决了村民基本生活问题的他,就急切地开始思量怎样能让乡亲们的钱袋子“鼓”起来。

为了筹措发展资金,有人建议像其他村子一样,卖掉集体林场。

“树比钱更有价值,守住了绿色,就能生出‘金’。”乔小东像自己的母亲一样,坚信在白瓜这样的黄土沟壑,退耕还林改善生态,发展才有希望。

“现在国家对林木砍伐有严格规定,山上的树虽然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但它是咱村上现在最大的本钱。只要守住了这片山林,养护好这片山林,自然环境变样了,做大产业才有根基。”乔小东说。

从那时起,为了绿色生机,乔小东下决心改变单纯依靠生态林补贴过日子的困顿,要带领村民闯出一条绿色致富门路。

说干就干。有了父辈植绿荒山的勇气和经验,乔小东带领村民又开始持续植绿,大力栽植经济林。

他带头在自家地里种上了十几亩的苹果树、核桃树、花椒树等经济林,并套种中药材连翘,第一年就收入好几万元。村民们看到效益后,纷纷栽植。

“不砍一棵树照样能致富”。这几年,因为栽植经济林收益的村民张麦斗,提起乔小东直竖大拇指:“乔书记人家原本可以去外面做大生意,却回来给村里修路、建水站,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真是好样的。我栽了50亩经济林,日子现在红火得很。”

为了守护全村的林木,乔小东也没少作难。2006年正月初六,有人报警说乔小东偷伐木材。正月二十,他过生日当天,家里来了区林业局和派出所的人,要把他带走。妻子既心疼又委屈,上前就和他撕扯起来,埋怨他为了村里家不管、娃不顾,到头来还惹上了官司。

“唉,想起来就委屈,那是我跟媳妇结婚后唯一的一次吵架。”乔小东说。

可后来民警在走访调查时,全村人不仅没人说一句坏话,还都抢着为他作证。

深受感动的乔小东,更加坚定了守护集体林木、带领村民创业致富的决心。

如今,成片的经济林已成为白瓜村的主导产业。全村80%以上的农户都栽植了经济林,种植超过20亩的农户就有40多户,依靠林果收入的农民占到60%以上。

白瓜村路通了、灯亮了、水来了,昔日的破旧瓦房不见了。村民们在摆脱贫困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只有让绿色赶走了贫困,才能有接续发展的好光景”

2015年,脱贫攻坚战打响,白瓜村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全村17个村民小组569户1672人中,就有180户486人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人口多、基础设施差、产业单一薄弱,各种棘手的难题摆在了乔小东面前。

白瓜村的出路在哪里?村民大会上,“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乔小东拍着桌子说:“林木是个‘聚宝盆’,我们要因地制宜继续种植经济林,再依托经济林发展新经济。只有让绿色赶走了贫困,才能有接续发展的好光景。”

2015年后,白瓜村又新栽苹果树500多亩,全村苹果种植面积达到1100亩。为了提质增效,还建成200亩标准化苹果示范园1个、核桃示范园4个,带动贫困户30户,户均年增收1000元。

面对国家的各种扶贫优惠政策,一幅绿色发展“蓝图”在乔小东的头脑中逐渐成形:重点培育以苹果、核桃为优势的主导产业,壮大以生态养殖为特色的养殖产业,加快以光伏发电、花椒等为辅助的其他产业,形成经济闭环,让绿色扶贫产业多点开花。

山水筑梦,点绿成金。

定好发展路子后,乔小东跑项目、拉资金、找客商,忙得没黑没白,很快争取到苏陕扶贫协作资金120万元,发展肉羊养殖。

短短几年间,在帮扶干部和包抓单位支持下,通过引进客商,白瓜村现已建成3个标准化肉羊养殖基地,其中白瓜村肉羊养殖场规模最大,现有存栏2000多只,带动180户贫困户每年可增收1000多元。

搞单一养殖风险大,为了规避风险,乔小东鼓励村民依靠成片的树林发展林下养殖。

2017年,白瓜村桐树渠合作社开展林下养殖土鸡,年出售2万只,收入超过了10万元。这让村里的贫困户看到了脱贫新希望。大伙儿纷纷加入林下养殖行列,有20多户收益可观。

今年,村上又吸引客商投资新建了一座8万只规模的现代化养鸡场,带动17户脱贫户从中受益,村集体经济可望增收26万元。

“林下养鸡,不占地方,茂盛的草木是天然的‘饲料’,只需投喂少量玉米;鸡的粪便又可给土壤施肥,减少投资。我养了1万只鸡,一年下来,收入很不错。”村民明水峰告诉记者,林地里放养的鸡,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每到年节,许多城里人开着车到村上来买鸡。最近,他又新建了一座大鸡棚,日子越过越红火。

随着养殖业规模的日益扩大,为了变废为宝,白瓜村利用堆放的养殖粪污及农业秸秆生产有机肥,探索“种养一体化”的绿色循环发展新模式。日前,已经建成年可处理3万吨养殖粪污及农业秸秆的处理厂,预计可实现经济效益200万元以上。至此,白瓜村的“种植+养殖+有机肥厂”循环经济产业链初步形成。

“玉米等经济作物卖给养殖场当饲料,养殖产生的粪便运输到粪污处理厂生产有机肥,有机肥改良土壤,使农作物生长得更好。‘循环’下来,苹果更甜,核桃更香,群众的收入也会越来越多。”乔小东自豪地说。

眼下,白瓜村还依托林地资源林下种植连翘等中药材,为生态农业再添“羽翼”。

白瓜人久久为功换回的绿水青山,在一个个绿色富民产业中,渐渐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2019年,白瓜村摘帽脱贫。

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突破1.2万元。2021年村集体经济有望实现130万元。

从“秃岭荒山”到“绿水青山”,白瓜人的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马淑芳一家人的绿色情结也一代传承一代。

自小在奶奶栽种的树林里嬉戏玩耍的乔小东儿子乔文波,与漫山遍野的林木相伴成长,虽在外读书,却难舍“乡愁”,嚷嚷着大学毕业要接父亲的“班”,接续发展绿色产业。

对于乡村振兴,乔文波心中“另有打算”。

“我已经在着手了解森林乐园典型案例了。”正在努力与高校、科研院所寻求合作的乔文波,想要在家乡建渭北高原的植物研发中心、建森林乐园,吸引更多城里人来享受白瓜村的好山好水好产品,让绿色产业焕发新活力。

这是一场“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接力赛。抱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马淑芳一家,和许许多多的村民一样,离不开青山绿水,守护着乡土情缘。

一代接着一代干,成了他们守定青山的生动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