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的生活磨炼人

苦难的生活磨炼人

任新桥

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的一件事情,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1983年冬,我刚好14岁,那年月没有公交车,日子过得也紧巴,农村人进城大多靠两条腿。有天早上,天还没有亮,我挑着一担60斤清洗好的荸荠,和妈妈一起向县城出发。县城离家大概20里路远,由于没有吃早饭,我很快就没劲儿了,肩膀被扁担压得生疼。我不停地左右肩交叉着换,希望多挑一段路程。妈妈见我很艰难地挑着荸荠,步子越来越沉重,说要替换我,但我舍不得她受累。

走到一半路程时,我要求停下来休息。妈妈在路边买了几个馒头,我们母子俩就狼吞虎咽地吃了个精光。我感觉又有了力气,重新挑起担子,步子也加大了,只是肩上还是很疼。快到农贸市场了,肩上的担子似千斤重,我几乎是挪着步子走到农贸市场的。

卖完荸荠,我和妈妈又步行回家。爸爸从外地回来后,听妈妈说了这件事,夸我有志气,不怕艰难困苦,有股百折不挠的精神,长大了肯定有出息。爸爸说了一段他年轻时的故事。当年,爸爸刚20出头就跟着村里的一帮青壮年去湖南安化当纤夫。他们将纤绳绑在身上,运送货物的大木船全靠他们拉着逆流而上,经过一段很难走的险滩,才到达平稳的河面。爸爸在安化干了七八年,靠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吃了不少苦头,赚了辛苦钱,现在落下了老寒腿的老毛病。爸爸常说:“成家如针挑土,败家如大浪淘沙。”只有经历了磨难的人,才知道生活的不容易。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和村里的几个年轻人来到广东东莞找工作。白天,我们头顶烈日,忍受着饥渴;晚上,冒着被查暂住证的治安队员抓走的风险,躲工地、睡坟场。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一天十五六个小时,吃的是极差的伙食,拿的是低廉的工资。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根本不敢乱花,我恨不得一个钱掰成两半儿用。爸爸妈妈对我在外很放心,说我是吃过苦的人,懂得生活,珍惜生活。我也争气,打工挣来的钱全部寄回家,家里修了三层漂亮的楼房。供养子女上大学,孝敬父母过上安逸的晚年生活。

我和家人一致认为:吃苦耐劳是我们家的家风。我和父辈已经体会到了这个家风的深刻意义,也认识到了这个家风的重要性。

儿子和女儿是“90后”,生在蜜罐里,长在和风旭日下,生活条件比我和爸爸那会儿要好得多。但我依然交代他们要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因此,家里的农活儿,我们带着他们一起干。子女很听话,他们还在学校读书时,就抢着做家务,争着干农活儿,还勤工俭学帮衬家用。参加工作后,也没有忘记农忙时回家帮忙,还说很感激家人的严格要求,他们在工作中得心应手,深得领导同事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