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阳:躬耕碧野 为“农”奔忙

张向阳:躬耕碧野 为“农”奔忙

本报记者 张红

他奔波于田间地头,将青春奉献给大地,只为守护农民的庄稼;他为了农民增收致富日夜奔忙,成为农民的贴心人、家门口的“张专家”。25年来,他始终扎根在农业技术推广第一线,搞推广、实施项目、做化验、做试验,解决农民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广大的农民一起,躬耕、收获,记录着属于自己的碧野“芳华”。他就是铜川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耀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张向阳。

情系农民 科技服务到田间

在基层农技推广一线,张向阳常常起早贪黑,全力为农民、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职业农民、种粮大户、脱贫户等开展各种农业技术培训,使每一位受训者都能真正掌握一项新技术。同时,他发动种植大户、种植能手参与农技推广,让科学种植技术惠及更多的农民朋友。

“农户生产无小事,只要我能帮上忙就决不会推脱。”为便于群众咨询,实现与农民“零距离”接触,他建立了QQ群、微信群等,他的手机号早已成为农民朋友的技术咨询热线。每次接到农民的电话,他都不厌其烦地认真解答。

石柱镇青龙村的科技示范户赵章喜把握不好苹果整形修剪,便拍照片、打电话向张向阳咨询。了解情况后,他电话中指导赵章喜,修剪前要看清树形结构,根据树势确定修剪量,先动锯子后动剪子。不放心的他第二天一大早又来到赵章喜的果园,实地察看修剪情况,现场指导修剪。有人说,这点小事不用太认真,但张向阳却说:“农民种果树不容易,耽误了修剪就会减产减收,在咱看来是小事,对农民来说却是天大的事。”

多年来,他常常奔走在各个乡镇,不是在田间,就是在果园。先后组织举办农民技术培训班300余场次,累计培训农民3万人次以上,推广小麦、玉米、苹果、花椒、中药材等新技术、新品种40万余亩,推广农业新技术14项,普及率在80%以上,增产在10%以上,得到了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的好评。

迎难而上 爱岗敬业勇担当

每年从小麦种植到收获期间,张向阳时常头顶烈日,到田间地头仔细察看麦苗长势,定期指导农民做好病虫害防治及水肥管理。为了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促进农民增收,他还向农民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但因为不懂技术、没有经验,农民担心会减产纷纷持怀疑态度,推广遇到了阻力。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培训讲解新技术和新品种的优势,为了打消农民的顾虑,他甚至向他们承诺,如果出现减产,损失由他来承担。

在孙塬镇孝西村推广小麦宽幅沟播技术时,村民对于新技术不愿尝试。张向阳先后多次到该村进行技术培训,反复强调该技术优点和核心关键点,村民被他的真诚所打动,半信半疑地接受了。

直到今年小麦收获时,推广应用小麦宽幅沟播技术的300亩小麦,实现亩产573.5公斤的高产,比对照区亩增产162公斤,增幅39.4%,既节约了用种成本,又减轻了病虫危害。

看到新技术取得的喜人成果后,村民马爱国感慨地说:“现在种地,不相信科学不行啊!”

在推广铜麦6号品种时,有村民说:“种了你们推广的新品种,万一产量比老品种低怎么办,我们的损失谁来赔?”

听到村民的质疑,他坚定地说:“我跟你们签约,如果收获时新品种产量不如老品种,减产多少我赔多少。”这让村民吃了定心丸,大家便打消了顾虑,纷纷种植了铜麦6号小麦新品种。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小麦收获时,张向阳去测产,新品种每亩产量比老品种平均增加了100公斤以上。这时,不少村民都簇拥着围上来说:“这个品种真高产,明年你让我们用啥种子,我们都信。”

推陈出新 刻苦钻研结硕果

张向阳爱动脑、勤思考,爱学习、善创新,乐于在技术应用中推陈出新。

为准确掌握第一手数据资料,他在父母的土地上搞科研、做试验,每年都要安排3—4个试验,涉及小麦、玉米、花椒、柿子、瓜果、蔬菜、药材等多种作物的新品种、新技术示范,配方施肥和病虫综合防治等领域,形成相关集成技术创新模式,可熟化、可操作、可推广。

他将成熟的关键技术集成研究成果,通过培训指导当地村民掌握集成技术要领,现场解答群众和村级技术员提出的问题,尽快将最新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到千家万户,同时,把每位村级技术员培养成为带领当地群众快速致富的“领头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在陕西省小麦玉米一体化高产创建项目和旱作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实施中,张向阳跑遍了38个行政村,围绕小麦玉米良种推广、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小麦宽幅播种等内容,累计实施小麦、玉米万亩示范方11个、百亩示范方12个,面积12万亩。通过项目实施小麦百亩示范方亩产达550公斤、万亩示范片亩产达502公斤,亩均增产100公斤,每亩增收220元,良种普及率达到93%以上,科技贡献率达到70%以上,农民种植小麦、玉米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他先后发表科技论文10篇;编写《粮油作物标准化栽培技术》1本,用于农民培训教材;申报农业实用新型专利5项(含未授权1项);申报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网评已评审通过。他本人多次受到省、市、区表彰。

从业的25年中,张向阳在田间挥洒汗水,以实际行动实践他的为农初心,书写碧野“芳华”。正是他无私奉献、勤恳工作、努力开拓的精神,使他成为农民眼里的贴心人、同事心目中的标兵、农业系统的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