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这份“防坑”攻略请查收

“双十一”,这份“防坑”攻略请查收

本报记者 焦悦

“满200减30、满199减25、提前领券购买更划算……”喜欢网购的消费者估计注意到了,今年的“双十一”网络促销活动10月20日就开启了,各大直播间里,主播们卖力地宣传着,各种促销活动令人眼花缭乱,仿佛不买就错过了一个亿。如何在购物狂欢的浪潮中保持一丝清醒,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近日,记者采访了市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他们根据以往的经验,为大家贴心地整理了一份“防坑”攻略,快点一起来看看吧。

市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选择在“双十一”期间进行网购,这期间也是消费纠纷的高发期。投诉内容主要集中在优惠促销无法兑现、商品质量和商家描述不一致、售后服务难以保障、发货延迟等问题。“双十一”,面对商家推出的“花式促销”,市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

一、提前列好购物清单,科学理性消费。

“双十一”期间,电商五花八门的促销广告很容易让消费者冲动、跟风消费。因此,建议消费者事先列一张需要购买的物品清单,对照清单按需购买,以免造成浪费。不要盲目跟风购买不必要的商品,不要被“优惠”“折扣”“便宜”“返现”等字眼冲昏头脑,警惕价格陷阱,避免权益受损。

二、谨慎预付定金,防范消费陷阱。

电商平台流行预付定金制度,商家规定消费者预付定金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支付余款才能享受优惠价,而实际上却存在规定时间内系统无法付款、订单被无故取消、定金不予退还等“猫腻”。在这里提醒广大消费者:需要个人信息的红包不要碰,分享链接后与好友共抢的红包需谨慎,高额红包要小心,拆红包要求输密码不可信。建议消费者网购前一定要了解清楚促销活动的细则,并注意留存促销活动的截图和商家作出承诺的截图等证据。

三、仔细验收商品,防止货不对版和商品物流损失。

“双十一”前后商品交易量激增,快递服务难免出现延迟,消费者购物后要有延迟收货的心理准备。在此期间,消费者尽量不要网购急需用品和保质期短的生鲜制品等。收到商品时,一定要仔细验货。确认货品完好无损、并与选购商品一致或符合约定后再签收。遇到快递商品损毁或丢失的情况,消费者可要求赔偿。商品包装上的消费者个人信息要及时销毁,防止泄露。

四、尽量采用第三方担保支付,降低支付风险。

消费者在网购时要使用安全的支付方式,谨防信息泄露。尽量选择第三方支付平台付款或者货到付款,不要轻易相信对方以任何理由要求直接转账、汇款至私人账户以及通过发送付款链接页面或扫二维码等方式进行付款。

市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强调:消费者在网购时一定要索取购物凭证,并截屏保存购物聊天记录和商家承诺,作为维权证据。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可及时联系购物网店进行处理,如无法达成一致,可先申请退款,然后向第三方交易平台进行投诉。如纠纷依然不能解决,可以拨打12315电话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投诉,也可以到当地消费者协会、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最后,还需要强调一点,买家永远没有卖家精,不要为了贪图小便宜,落入消费主义的陷阱,去买一堆可有可无的东西,要理性购物,选择可靠平台,按需选购商品,保留消费凭证,保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另外,记者走访线下商场发现,几乎大部分门店在“双十一”都推出了优惠活动,需要购买冬装的市民们可以去看看,毕竟看得见摸得着的才是真的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