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学校好起来,就是给老百姓造福呢!”

党史学习教育解决教育发展堵点难题

“家门口的学校好起来,就是给老百姓造福呢!”

本报记者 张华 袁欣

2018年以来,全市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共115所;完成投资12.08亿元;累计扩充学位17520个;解决“四点半难题”开展课后服务,目前,全市开展课后服务的学校有112所,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学校覆盖率100%……你看,这一桩桩贴心事,是我市教育部门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努力破解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生动体现。

加大经费投入 学生上学不再难

“之前为娃上学的事很发愁,得知家门口的梅乐园学校开始招生后,我立即给娃报了名。现在从家到学校步行只需要五六分钟,而且学校环境特别好,老师也很认真负责,娃能上家门口的好学校,我很高兴!”梅乐园学校七年级(1)班学生刘轩宗的妈妈秦晓燕高兴地对记者说。

位于新区云辉东路的梅乐园学校属铜川市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改造配套学校,占地面积94.25亩,办学规模为72个班。本次秋季开学,学校提供学位386个,解决了锦绣新城、铜煤一号、铜煤二号、梅乐园小区等周边学生入学需求,很多矿区子弟在家门口的学校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搬到新学校,环境更好了,教室还有护眼灯。虽说是封闭式管理,但生活条件很不错。新学年新气象,同学们的冲劲更足了!”在原铜川矿务局第一中学就读了两年,高三搬到了新学校王益中学,经历了两个学校变迁的高三(7)班学生王凡,对新学校格外喜欢。

“我们现在所有教室和宿舍都实现了夏有空调冬有暖气,宿舍有了独立的卫生间,孩子们在学校也能洗上热水澡。学校舞蹈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以及各类特色部室一应俱全,是以省级示范化高中为标准建设的新型智慧校园。”王益中学党委副书记南莉萍对记者说。

王益中学占地面积12.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89万平方米,是市政府重点建设项目,王益区政府直属(辖区内)的唯一一所全日制省级标准化高中。2021年9月面向全市招收高一年级新生,同时接收原铜川矿务局第一中学、陕西省煤炭建设公司第一中学两个年级学生。

百姓享“实惠”的背后是铜川对教育投入的增加,新学校的建成投入使用,入学难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入学学生连年递增,为保障每个适龄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2018年以来,全市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共115所(其中新建19所、改扩建96所),计划投资14.5亿元。截至今年7月底,已完工88所,在建24所,完成投资12.08亿元,累计扩充学位17520个。目前,铜川高新实验学校、王益中学、新区梅乐园学校、耀州区五台幼儿园、新区学府城幼儿园已投入使用,新区梅乐园幼儿园、铜煤2号幼儿园、耀州区裕华幼儿园年内投用。2020年,我市实施新区暑期城区学位扩容改造提升计划,扩充学位2420个。今年,印台区教科体局多方筹集资金为城关幼儿园扩建2个活动室、1个多功能厅,增加学位70个,有效解决了辖区幼儿入园难的问题。扎实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工作,完成了18所幼儿园治理任务。一批家门口的学校逐渐得到百姓的认可,优质生源外流势头得到遏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的需求得到保障。

铜川市第五中学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

课后“4点半”服务全覆盖 家长接娃不犯难

娃娃们下午4点半放学,可家长6点钟才下班,这两个多钟头的时间孩子去哪儿?这个难题,催生了一大批课后托管机构,而每月数百元的支出令家长苦不堪言。接送孩子一直是摆在学生家长面前如鲠在喉的一道难题,党史学习教育伊始,我市教育部门坚持把解决好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主攻方向和工作靶心,通过课后服务,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

王益区七一路小学副校长王婷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伴随着“双减”政策落实,学校从9月1日开始,推行“5+2”模式,即每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正常放学后延时2小时,面向全校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全体学生开展课后服务。周一至周三延时托管班由专任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答疑解惑。每周四、周五开展集体性社团活动,共开设绘画、舞蹈、球类等25个社团,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均可参与社团活动。

七一路小学四年级(1)班学生姜子雍的父亲姜彦青表示,实施“双减”,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既能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又能让孩子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课业以外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课后服务,既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又减轻了接送负担。

今年以来,我市开始在小学、初中试点课后“4点半”服务,并逐步扩大覆盖面。将开展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和“双减”政策作为为群众办实事、解决教育领域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目前,全市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学校覆盖率100%,5+2模式时间达标学校100%。全市中小学把“高效课堂”改革和“作业革命”有机结合,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会、学足、学好,大部分作业在校内完成,有足够的时间参与体育锻炼、家务劳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教育高质量发展 让孩子们“上好学”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百姓对教育的需求从“有学上”转变成“上好学”,因此,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我们与西安市航天中学建立名校联盟机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交流提高,打开了教师教学的窗口,细节教学管理、互动交流给教师教学理念带来极大的提升。学到了本领后,再通过我们的带动,给北校区带来新气象,实现相互融合、优势互补、共同提升、差异发展。”铜川市第五中学正高级教师、陕西省特级教师、陕西省名师闫妍对这种“名校+”管理模式带来的益处赞不绝口。

市五中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办学特色鲜明的初级中学。2021年3月10日,市五中北校区在原印台中学成功挂牌,标志着印台区探索“名校+”管理模式启动实施。两校区实行“一体化”管理,即一校两址、一套领导班子、一个办学理念、一支教师队伍、一体化办学,做到学校文化建设统一推进,师资队伍统一安排,教育教学统一要求,后勤保障统一调配这“四个统一”。北校区在借助南校区优质教育资源基础上,倾力打造铜川市第五中学教育集团,探索“相互融合 优势互补 共同提升 差异发展”的办学模式,创新教育管理新思路新理念,走以足球为主的体育特色发展新路子,为农村孩子铺就成功成才之路。

走进铜川高新实验学校(铜川市新区第三小学),校园环境优美温馨,教室宽敞明亮,各类设施一应俱全。今年秋季开学投用的这所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是我市为民办实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又一有力举措。学校2021年秋季招收一至六年级学生920名,18个教学班。学校按照“改革、创新、示范”办学理念,与国内知名学校和国外学校建立“兄弟学校”合作关系,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和全新办学管理模式,满足群众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提升铜川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带动我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此外,王益中学也全面引进西安“五大名校”管理理念,借鉴衡水中学管理模式,实行双师制(名校教师+本校教师)、小班(每班40人)分层教学管理,全封闭双导师制(班主任+生活老师)学生管理,一卡通全智能化后勤管理,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让学生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党史学习教育,助推我市把人民群众为“上好学”产生的烦心事,办成了让群众称赞的舒心事,千方百计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让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家门口的学校好起来,质量抓上去,就是给老百姓造福呢。教育成本一下子下来了,家长再不用折腾了。”这是家长们的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