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人居环境整治排头兵

争当人居环境整治排头兵

本报记者 张红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点是农村、是农民,是切切实实为广大农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自从接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后,新区农业农村局干部李超勇担当、敢作为,克服了科室人手少、业务涵盖面广的困难,兢兢业业、扎扎实实投身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时不我待的工作热情完成了年度目标,受到了市、区领导干部的认可和群众的赞扬。

严把技术 变身“改厕专家”

“要想指导群众建好卫生厕所,我们自己首先得成为‘改厕专家’。”这是李超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在拿到陕西省无害化卫生厕所技术规范之后,她就发动新区人居办所有人一起认真研究学习,有不清楚、不确定的地方就立刻联系上级部门和负责技术指导的卫健部门刨根问底,硬是把工作人员练成了“改厕专家”。在商请领导后把改厕技术培训会放在村上召开,邀请市、区改厕专家和各村干部、技术员的同时,发动农民群众参与培训,通过现场学习、实地观摩、答疑解惑,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对无害化卫生厕所的认知与了解,为“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改厕技术服务队的一员,无论何时接到镇村或者自发改造卫生厕所的群众需要指导的电话,李超都会第一时间带上专家前往改厕现场,在指导过程中取长补短,对重点技术参数标准一再反复强调,做到及时发现问题、现场解决问题,避免了群众干“返工活”,有效降低了改厕成本。

统筹安排 打赢“零旱厕”战役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粪口传播让改厕工作变得刻不容缓。根据实际情况,该区人居办提出将农村“厕所革命”与国卫复审工作紧密结合,“一手抓旱厕拆除,一手抓户厕改造”,全区吹响了“零旱厕”战役的号角。为了确保基础数据的真实性,李超协调相关部门带领部门工作人员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跑遍了全区3个街道办19个重点村的角角落落,无论烈日当头还是大雨倾盆,都挡不住大家为民办事的热情。

“零旱厕”战役打响后,她带领同事对发现的每一个旱厕拍照归档,建立问题台账,制定拆除方案,申报项目资金。对部分不愿改变如厕习惯的群众,她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认真耐心地讲解改厕的必要性和对群众生活带来的实惠,渐渐地,群众从最初的不愿配合转变为主动要求为其拆除旱厕改建卫生厕所。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10月全面完成了19个村1915座旱厕拆除任务,新建改建卫生厕所492座,为群众发放旱厕改造奖补资金149.76万元。告别了旱厕,用上了卫生厕所,让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厕所革命”带来的实惠,大家都纷纷称赞:“以前旱厕味道大,苍蝇到处乱飞,现在厕所改造后,环境好多了,生活更舒适了。”

争取项目 提升基础设施

“你们是政府的吗?检查啥呢?能不能给我们装些路灯呀?”新区人居办在日常检查村级环境卫生的时候,坡头街道办冯兰村村民拦住了一行人。原来这个不小的行政村主巷道有很多地方还没有安装路灯,对村民夜晚出行带来不便和安全隐患,还间接导致部分外村甚至外地人趁黑乱倒垃圾的情况时有发生。

通过和村干部、村民的交谈,了解村上的路灯情况后,李超意识到解决路灯问题迫在眉睫,赶紧回单位将相关情况报告领导。经班子领导会议研究同意后,李超一方面组织街道、村研究实施方案,一方面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寻求项目资金支持。资金落实后,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为冯兰村安装太阳能路灯175盏,一盏盏路灯点亮了冯兰村,也照亮了村民脸上的笑容。

通过亮化项目的实施不但提升了村级基础设施,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而且改善了冯兰村的村容村貌,让农民群众切实获得幸福感。

强化督查 确保问题整改

针对省、市暗访督察组及新闻媒体提出、反馈的问题线索,李超建立了问题线索工作台账,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街道和村,并跟踪督导,限期整改,将整改情况及时汇总上报市人居办。目前,共督办了18个村,发现问题线索18条,督办问题线索整改合格率100%。

她还建立日常督查机制,印发督查方案,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通过细化任务分解及整改指导,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序推进。目前,已开展各类村庄环境卫生联合督导检查活动49次,发现“三堆六乱”、厕所、垃圾、污水等各类次问题1200余处(次),其中现场交办1200余处(次),重点问题限期整改9项,已全部整改完成。

“为农村谋发展、为农民谋幸福。”是李超胸怀的那颗初心,多年的基层工作不仅磨砺了她坚韧不拔的意志,也增强了她敢于战胜困难的信心。如今的她,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进取的精神,扎扎实实,奋力拼搏,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不负韶华、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