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困帮扶让他们“饭碗”越端越牢

解困帮扶让他们“饭碗”越端越牢

本报记者 张芳

编者按:“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以城乡低保对象、特殊困难人员、低收入家庭为重点,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构建综合救助格局。近年来,我市加大城市困难群体解困帮扶力度,从就业、生活、住房、养老等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进行了很多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记者,了解这些城乡困难群众在各街道办、社区、村组的努力下,看看他们的生活是否改善,经济条件是否好转。


“80后”自主创业者董邦荣:“没有社区的帮助,就没有我现在的好日子”

董邦荣(右一)正准备把救援物资送往河南

8月14日,正午时分,记者沿着耀州路中段一路前行,几经寻觅,终于来到了“80后”董邦荣的广告公司,只见他指尖灵动,手法娴熟地操作电脑,正在给广告设计做最后的修改。

见到记者前来,董邦荣立马起身招呼。从言谈中,记者了解到,董邦荣是苦孩子出身,家中排行老大,还有两个妹妹,父母以务农为主,收入微薄,生活很是困难。2006年,他正读初中,母亲因病去世。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辍学外出打工,以此来贴补家用。

还是孩子的董邦荣,干过小工,当过学徒,吃了很多苦。后来,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他学了广告设计这门手艺。

2010年,董邦荣成家立业。妻子在家照顾两个孩子,他既要挣钱养活“小家”,又要寄钱给年迈的父亲,经常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一年到头,总是捉襟见肘,更别提积蓄了。

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针对董邦荣的广告公司店面很小,立马替他申请了创业资金,使其扩大店面;针对一家四口蜗居在一个狭小房间,替他在聚锦园小区申请了92平方米的住房;针对孩子入学手续办理不顺,社区又出面协调,使孩子顺利在辖区内上了学。董邦荣说,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

在社区的帮助下,董邦荣的日子有了很大起色。如今,扩充后的店面宽敞明亮,生意火爆,夫妻俩干劲十足,对未来充满了信心。“真得好好感谢我们社区这些工作人员嘞,要是没有他们的帮助,就没有我现在的好日子!”董邦荣感慨道。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董邦荣夫妻俩主动请缨,坚守在抗“疫”一线;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妻子党静主动加入到社区人口普查员队伍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近期,河南受灾,董邦荣第一时间运送救灾物资前往河南新乡,为灾区贡献自己的一份爱心。

“董邦荣只是我们社区帮助过的困难群众之一。”耀州区永安路街道邻德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侯雅静介绍说。近年来,该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平台作用,提供就业信息,把日常工作做实、做细,了解群众诉求,尽力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难题。此外,还帮助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就业,使他们既能工作,还能照顾家庭。在社区的帮助下,他们过上了好日子。

社区网格员王艳: “有了这份收入,我和娃的日子好过多了”

 王艳(中)正在给居民量体温

“请扫描健康码,把口罩戴好,体温36度。”8月17日,在裕丰园小区南门,网格员王艳正在提醒进入小区的居民要扫描二维码,佩戴口罩,说话间隙,只见她手中的体温计亮光一闪,体温就量出来了,动作麻利又娴熟。

“网格员这份工作,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新希望,让我的日子有了盼头。”王艳说。2019年,她父亲离世后,患有尿毒症的母亲身体大不如前。母亲每周都要去北市区做透析,弟弟至今也没有成家,孩子正在上中学,身体也不好……家庭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在此之前,王艳没有工作,生活一直很拮据。因为要照顾老人和孩子,很多工作都不适合她干,家里的日常开销都成了问题。

后来,社区工作人员在一次入户走访中,了解到王艳家的情况,立马报告给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白粉丽。白粉丽根据王艳的情况,给她联系了一份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既能上班,还能照顾家里。

面对这一橄榄枝,一向坚强的王艳落泪了,“书记,我能吃苦,我一定好好干。”很快,社区但凡有个啥事,王艳总会冲在最前面。疫情期间,她坚守一线,从不喊累;人口普查中,她入户走访,认真负责;积极宣传政策,做到精益求精。

白粉丽说:“王艳这种‘零就业家庭’情况,市场化就业渠道比较难解决。为了有效解决问题,我们想办法多方协调,最终给她安排了这份工作。”如今,王艳对网格员这份工作非常有热情,“最近,我在南门值守,娃跟我一样,在西门值守呢,我以后更要好好干。”王艳高兴地说。

为了更好地帮助社区困难人员就业,裕丰园社区每月都在社区网格员群里发布用工信息,同时也会在相关公众号发布信息。同时,联系小区物业,安排保洁、安保岗位,切实帮助低收入家庭解决困难,改善生活。

宜君个体户何先喜: “真没想到,这辈子我能有个自己的豆腐作坊”

何先喜正在做豆腐

在宜君县宜阳街道办水塔村,先喜豆腐作坊已小有名气,平均每天1200斤的销量,让这个中年汉子干劲越来越足,即便每天忙得团团转,但他都从不喊累。

“我是农村娃,不怕吃苦,现在这点苦累真不算啥。”8月16日,在与记者的交谈中,何先喜这样坦言。何先喜介绍,之前家中有6口人,父母都有残疾,屋里没啥收入,日子过得恓惶。后来,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自己在县城的豆腐店里做学徒,一边打工一边学技术。

2015年,学到技术的何先喜有了新打算,他寻思着能不能开个自己的豆腐店。想法很好,但缺资金,夫妻俩为此发了愁。

水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宝峰了解这一情况后,立马上报宜阳街道办,并四处奔走,最终,在各方的努力下,使何先喜从信用联社贴息贷款5万元,很快开起了自己的豆腐坊。

何先喜深知,要想做出好豆腐,除了制作流程考究,原材料也很重要。即便近两年黄豆价格上涨,为了保证豆腐品质,他仍然花大价钱从安徽、湖北等地采购精选黄豆。“要不是大家给我帮忙,我咋能有今天这作坊,我得凭良心把豆腐做好。”何先喜感慨道。

何先喜的豆腐坊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他做豆腐是有一套严格的程序。为了做出好豆腐,何先喜不但采用品质上乘的黄豆,而且用土法制作而成,泡豆、打浆、煮浆、点浆、压块,劲道、爽口的豆腐就做成功了。

自2020年作坊开张至今,前来订购豆腐的超市、蔬菜店老板越来越多。面对越来越多的购货需求,何先喜依然用心做豆腐,用口碑、品质说话,所以他做的豆腐格外入味儿。

“做豆腐虽然辛苦,但风险低,而且这是大家生活所必需的菜品,我以后还要好好做,对得起大家对我的帮助。”何先喜激动地说。

“先喜这娃干得好!当初,我们了解情况后,联系县上的市场监督管理局,为其办理小作坊证,之后,村上还提供补助资金,等豆腐作坊开张后,街道、村上帮其联系销路,推销给县上的超市、饭店,如今,这些豆腐销往黄陵、新区等地。”李宝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