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万吨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与自动化处理示范项目已具备投产条件

年产10万吨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与自动化处理示范项目已具备投产条件

本报记者 朱红卫 何城城/文 张创/图

近日,在王益区年产10万吨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与自动化处理示范项目现场,随处可见醒目的安全生产标语,工人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地调试设备,全力促进项目早日投产。项目技术员王想告诉记者:“目前我们项目已具备了投产条件,主要产品包括全营养水溶肥、生物基营养基质、可降解地膜、可降解纤维盘、生态毯等八种产品,秸秆资源是非常宝贵的,在铜川我们走出了一条高效利用的新途径。”

据悉,年产10万吨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与自动化处理示范项目总投资1.76亿元,入驻双创标准化厂房7000平方米,主要建设生物质水溶肥、新型肥料、营养钵、营养基质4条生产线。秸秆利用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将形成生态绿色循环及采产供销一体化的农业发展模式,可有效解决农林废弃物污染治理及高效利用难题,减少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提升土壤质量,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项目采用开发和集成的“生物质精炼技术”和“生物质破壁技术”,通过建立收储运体系,充分利用铜川地区的优势生物质资源(农作物秸秆),年综合利用10万吨农作物秸秆,年产生物基全元营养液5万吨,联产生物基纤维材料3万吨,可降解纤维地膜1万吨,生物基营养盘(钵)1万吨,育苗基质2万吨,栽培基2万吨,改良基质1万吨,生态修复毯1000万平方米。项目年产值3.21亿元、利税3269万元,可解决就业240人,并促进铜川及周边地区生态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