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辉:奉献康复护理事业的党员楷模

杨瑞辉:奉献康复护理事业的党员楷模

本报记者 朱红卫 董唯韦

“阿姨,您起床了怎么不穿鞋呢。”说话间,杨瑞辉就蹲下身子为高玉英老人穿好鞋子,给她晾好温水后,又检查了一下她的走路情况,看房间哪里需要收拾就麻利地整理好。高玉英老人向她抱怨:自己最近又吃胖了。看完高玉英老人后,她又匆匆来到康复理疗室,查看正在理疗的袁增计老人的情况,老人的老伴告诉杨瑞辉,老头子胳膊和腿一不舒服就要求来这里理疗,从今年三月份来的时候不能动到现在已经完全能走了。

6月29日下午,已经退休的铜川市职业病防治院党支部副书记、金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护理部主任杨瑞辉在职防院查房。虽然退休了,但她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发挥党员余热,目前作为医院执行院长,依然为我市康复护理事业做贡献。

从事护理工作40年来,杨瑞辉先后精心护理了1753位老人,为433位老人送了终,诠释了一名护理工作者的高尚情操,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她个人先后获得陕西省卫生厅“白求恩精神奖”、“陕西省道德模范”、“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陕西十大三八红旗手标兵”、“陕西省五一巾帼标兵”、“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党的十八大代表等40余项殊荣。

杨瑞辉告诉记者,上午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讲话,深受感动。一百年来,我们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作为一名党员,她要当好楷模,继续发挥余热,为铜川康复护理事业发展尽心尽力。

自强不息 艰苦创业

1979年2月,杨瑞辉被调入铜川矿务局职业病防治所工作,当上了一名护士。工作虽然辛苦忙碌,但她从无怨言,并立志要献身护理事业,为更多的病人解除病痛。

但天不遂人愿,1997年煤矿破产,医院被迫停业。在职防所工作了18年的杨瑞辉不得不下岗回家,像被父母抛弃的孩子一样,她大病了一场,不知今后的路该怎么走。就在这时,杨瑞辉看到社会上有许多老年体弱、生活不便,甚至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需要关心照料,凭着对护理工作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她决定创业。

没有资金,她卖掉家里最值钱的电视机,和好姐妹们一起凑;医院破旧不堪,她买来油漆涂料自己刷新;照明线路、上下水管道不通,她动员家人一起修;缺少办公桌椅、灶具,她从自己家里拿;医院人手不够,她自己买菜、做饭、烧锅炉,既当医护员,又当勤杂员。在她和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及社会各界扶持帮助下,一所老年康复护理部在原医院的闲置地方成功创办起来了。

“当时正值盛夏,为了让更多的老人入住,我们走街串巷地宣传,自带干粮,舍不得坐车,甚至连几块钱一份的盒饭和矿泉水都舍不得买。”杨瑞辉回忆,开办康复护理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经过广泛宣传和艰难等待,直到医院开张第三个月,才有老人住进来。

恪尽职守 坚毅执著

杨瑞辉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几十年如一日,为老人们端饭喂药、擦身洗澡、倒屎倒尿、谈心抚慰,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毅和执著,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追求,把自己全部心血和汗水都献给了护理事业。

她在总结多年护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让老人绽放欢笑,让老人享受舒适,让老人充满幸福”的服务理念,要求护理人员要树立诚心、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五心”,坚持勤问安问好、勤问饥问渴、勤换衣换帽、勤洗手洗脚,真正做到随叫随到、便盆痰盂随有随倒、手脚指甲定期剪到、饮食菜肴搭配周到、送药喂药喂饭周到。

此外,她还专门设置了入住老人口味一览表,制定了多套食谱,坚持每周不重样;定期给老人们讲解老年病预防治疗知识,与他们谈心交流,组织开展保健操、健身操、太极拳、棋艺比赛等文体活动,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和亲人般的关怀。

一次,孤寡老人闫志成在洗澡时不慎将左腿摔成骨折,所住医院护理不当形成褥疮。杨瑞辉就让大伙专门定做了一张床,她和医护人员轮流陪护,为老人清疮换药,喂饭、擦身、倒屎倒尿,并给他定时进行按摩,每天搀扶老人锻炼。经过一年多的精心护理,闫大爷终于能站起来了。他拉着杨瑞辉的手说:“孩子,没有你,我可能就活不到今天了!”如今,老人在护理部已经住了14年了,他常给人说:“我有福气呀,有一帮闺女呢,我知足了。”

敬民为天 情系老人

杨瑞辉待老人如父母,不论个人性格、爱好、习惯和自理能力如何,都像亲生父母一样服侍。在康复护理部收治的老人中,有瘫痪在床的,有老年痴呆的,有精神病患者,有高血压心脏病病人,也有无人照管的孤寡老人。这些老人大多年老体弱、生活难以自理,有的性情孤僻暴躁,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经常发生,护理难度常人难以想象。而杨瑞辉没从未退缩,一直无怨无悔地履行着一名医护工作者的职责。

一位姓李的老人下肢瘫痪,送来时骶尾部有块碗口大的褥疮,深可见骨、气味难闻,而且大小便失禁,曾被多家护理部拒绝接收。杨瑞辉毅然收下这位老人。老人出现了严重便秘,杨瑞辉就忍着难闻的气味儿,用手指为老人一点一点地掏粪便,老人感动得失声痛哭。他说,“大爷遇到好人了,就是亲闺女也不过如此呀!”

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一位老人被送来时患病脚趾感染,疮口溃烂,她足足用了两个多小时才处理完毕。经过长时间精心治疗,老人伤势逐渐好转,终于可以下地走路了。

还有一位老人,长期瘫痪在床,觉得活着没意思,不是整日沉默寡言,就是乱发脾气,还多次自寻短见。于是,杨瑞辉每天亲自给他洗脸、穿衣、服侍大小便、一口一口喂饭,一有时间就陪他拉家常。最终,老人脾气渐渐好转,并能和周围的老人和睦相处。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她像儿女对待亲爸亲妈一样照顾每一位老人,老人们亲切地叫她“闺女”。

以院为家 无私奉献

杨瑞辉是一个把工作和事业看得重过一切的人,她对护理部的老人们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感情。

为了做好护理工作,杨瑞辉把家里的事都抛给了丈夫。在护理部最艰难的时候,家庭的打击接踵而至,先是她父亲患脑溢血瘫痪在床,后来她母亲又被诊断为癌症晚期,家里还有94岁的外婆和正在上小学的儿子需要照顾。丈夫主动承担了洗衣、做饭、照料老人、管孩子等家务,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她。

她母亲去世后,杨瑞辉怀着深深的愧疚,把父亲接到了护理部,一边照料其他的老人,一边照料自己的父亲,直到老人离世。在照顾自己父亲的过程中,杨瑞辉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老年人的艰辛。她把对家人的愧疚投入到了工作中,帮助那些没有时间照料老人的子女尽一份孝心,让在护理部的老人们能够安享晚年。

四十年来,杨瑞辉在护理工作中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她用行动践行了“为天下儿女尽孝、为天下父母解难、为国家政府分忧”的办院宗旨,她是奉献康复护理事业的党员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