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是一名党员最大的幸福”

“奉献是一名党员最大的幸福”

本报记者 朱红卫 通讯员 刘晨松

50年前,一个年仅19岁的小伙子光荣加入了党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大家庭的一员。从那刻起,他就把入党誓言作为生命信条,以坚定的信念、朴实的行动、赓续着党的优良传统,以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情怀教育周围人、感染身边人、服务困难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他就是宜君县尧生镇雷塬综合服务中心八丈塬村原党支部书记胡发荣。

是党员,就要认真严谨、担当作为

1969年11月10日,19岁的胡发荣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铿锵有力的誓言在耳边激荡,恍如昨日。

胡发荣所在的宜君县尧生镇雷塬综合服务中心八丈塬村地处陕西省渭北旱塬,这里干旱少雨、土地贫瘠,人们祖祖辈辈以小麦、玉米、杂粮种植为主。上世纪60年代末,当地群众仍然食不果腹,更谈不上经济收入,胡发荣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加入了党组织,如何让父老乡亲吃饱饭,成为他当时的理想追求。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宜君县八丈塬村和我国所有农村一样,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喜欢看报纸、听收音机的胡发荣敏锐地意识到:这次全国性的农村改革,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激发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现农业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宜君县地处陕西省关中地区向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这里平均海拔1300米,昼夜温差20多度,森林覆盖率高,年降雨量适中,是全国著名的生态示范县。 独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资源环境,造就了宜君县位于“世界苹果优生区”的最佳位置,经过多年发展,宜君苹果品质纯正,色味俱佳,是陕西省每年上市最早、价格最高的苹果主产区,八丈塬村就是宜君县的苹果主产村之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胡发荣为八丈塬村的苹果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995年,陕西省启动实施了大规模的苹果产业化发展规划。经过10多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践,尝到农业丰产甜头的八丈塬村人,发展苹果生产的积极性自然高涨。但以家庭为单位衍生出来的小农思想比较严重,各自为战、缺乏互助联合,利益至上、缺乏互利共赢等问题不断涌现。

已经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胡发荣,在忙于自家苹果园建设管理的同时,思考最多的就是整个村里的苹果产业如何发展?如果一家一户各干各的,难免会出现品种混杂、技术混乱、农资无序,最终将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受损失的还是农民。

深思熟虑之后,胡发荣召集村里几个年轻人,开始商议筹办村里的苹果产业发展合作组。他首先从经纪代办服务部入手,想以苹果经纪代办营销为突破口,让大家树立产品质量意识,只有质量过关不愁卖。他腾出自家的窑洞,经常和外地客商洽谈沟通产品价格和为农服务,每次都把群众叫来参加座谈,让大家和外地老板面对面交流沟通,树立八丈塬村群众发展苹果产业的市场意识,逐步改变他们的小农思想。有人说,胡发荣很有钱,每年花在招待外地客商和父老乡亲上面的烟茶费就有几百元,而他,为了孩子上学的几十元费用却在东拼西凑。有人说胡发荣很傻,这样对待大家也不会有人说他好,可是胡发荣却说:“现在花一点招待钱,将来苹果产业发展好了挣的是大钱。”

就是这样的坚定不移,就是这样的初心不改,就是这样的为了群众,在那个连几毛钱都很难的年代,胡发荣大公无私又认真严谨,每说一句话,每办一件事,每开一次会,他都会精心准备,务求实效。

今天的八丈塬村,已成为宜君县名副其实的苹果产业专业村,家家户户都有苹果园,苹果收入占农民家庭总收入的85%以上,村容村貌整洁靓丽,村风民风淳朴厚实。冬季不再萧条,夏季绿荫俨然,家家户户门前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成为陕西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是党员,就要多讲奉献、不求回报

进入新时代,胡发荣,这位有着50年党龄的普通共产党员主动提出:退出领导岗位,让年轻党员经受锻炼、担负重任。1996年,胡发荣第三次从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退了下来,但他离岗不离责,在村务管理、产业发展、扶老济困、村容治理等方面依然发挥着一名老共产党员应有的责任。

从19岁入党到如今70多岁,50多年来,胡发荣没有一次向组织伸手,没有一次给组织添麻烦,家里的困难再大,他都自己克服,多少次被人误解,他都默不作声,因为他始终坚信:事实会证明的。

胡发荣变老了,但一名共产党员的情怀和信念始终不改。时至今日,胡发荣家里依然比较清苦,但他坦然面对。村里的义务劳动,他都没缺席。村里人上访,他都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自觉当起义务调解员。每次的党员学习、党日活动,他都积极主动参加。他敢于动真碰硬,率真直言,坚决批评抵制不利于发展、不利于团结的歪风,尤其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他以身作则,带领全村人科学防控,替政府分忧,帮群众解愁。

是党员,就要传承好家风、奉献全社会

胡发荣经常说:“奉献是一名党员最大的幸福。可惜我本人能力水平有限,只能做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但国家的未来还是在年轻一代身上,所以不管家里条件再艰苦,让孩子接受好教育都是排在我们家首位的。”

他时常教诲子孙后代,如今的政策越来越好,要懂得感恩,珍惜机会,考上好的大学,学会更强的本领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子孙们都已长大成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逐步成长为有担当、有本领、有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