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区:让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王益区:让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本报记者 朱红卫 通讯员 王欣婷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马海凤身上,瘦弱的她看起来精神了很多。家住飞龙小区的马海凤一大早就来到了王益区南屏公园晨练。初夏,公园里绿树环绕、宁静幽雅,前来晨练的人络绎不绝。“这里原来就是光秃秃的山,我就住在这座山对面,经过政府修建,我家门前绿了,我们也有地方休闲锻炼了,好得很。”在马海凤眼里,她生活了几十年的这座城市,从来没有这样美过,天蓝、水碧、路畅,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完善基础设施 彰显城市品位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支撑。近年来,王益区大力实施城市“双修”“三疏”,全面推进危(破)旧建筑拆除改造、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六大工程,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5月28日上午,记者走进王益区体育场,随着晨练市民的退场,足球队训练开始了,球员们在绿茵草地上尽情释放着,大汗淋漓。“我们的体育场曾经老旧,训练场地有限,新体育场建成后,无论对锻炼的群众,还是对我们运动员来说都是一件十分好的事情。”训练队队员魏鹏说。

近年来,王益区下大力气对体育场片区进行改造提升,公共体育场及其配套设施建设顺利投入使用,新建了标准化田径跑道及足球场,更换了路灯、围栏等设施,能够更好地满足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体育场负责人介绍:“体育场工作人员也进一步完善了工作机制,做好日常管理和维护,为市民全天候提供服务,让广大市民在王益区能切切实实感受到城市带来的温度。”

王益区紧紧围绕惠民生,办好群众一件件大事,从百姓急需解决的出行、停车、购物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大同路、云梦堤路全线贯通,红二路微循环建成通车,城市支干道路改造修复5公里,河堤路亮化7.2公里,新增停车场3个、一类公厕4座、停车位2000个,柳园便民桥提升改造、市二中和桃园二小智能过街系统安装工程以及公园路、中兴堤等综合市场改造工作高质量完成,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家住市医院家属院的李平女士感慨道:“过去上班要经过大同路,河堤边车多,很不安全,现在改成了微循环,交通一下子井然有序了。”

改善生活环境 让城市更有温度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对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推进城市更新,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王益区秉承新发展理念,切实加快老旧小区改造进度,不断推动城市更新和品质提升。

走进育才小区,崭新的楼房让小区看起来整洁美观,在小区广场晒太阳的张素贤女士感慨:“在这里居住了几十年了,除了房子旧点,其他都挺好,一直舍不得搬家,如今政府下大力气给我们改造了设施,让我们似乎搬进了新家一样。”育才小区是王益区最大的老旧小区,总建筑面积5.7万㎡,改造后,将受益517户1800余人。

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该区计划投资18.1亿元,将符合申报条件的195个居民小区从2021年至2025年分五批五个年度纳入改造。同时建立政府统筹、各部门齐抓共管工作机制,全力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推动城市结构调整优化,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生活在王益是幸福的,这是很多王益群众的真实感受,从衣食住行每一个方面,王益都绽放着它的魅力。“随着正大国际广场的开业,王益又多了一处休闲购物的商场,明亮的设计让这座城市看起来更加美丽,购物停车也更加方便了。”市民李平娓娓道来。

王益区坚持以重点项目建设带动城市片区综合改造,以城市片区综合改造促进城市商圈发展,助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提升管理水平 为城市注入新活力

王益区坚持把关注民生作为城市智慧化管理的“切入口”,下足“绣花功夫”,让智慧化管理深入城市“骨髓”,组织实施城市管理专项整治六项行动,切实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稳步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

24小时自助图书柜的设立,打通了群众借书、读书“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让城市文化气息更加浓厚。在每一座公园、广场合理规划健身器材,让居民出门就能锻炼身体。

“咱王益区现在不仅建得好,而且干净整洁,再也不是过去的泥土满地了,现在出门就能看到绿,空气清新,特别舒心。”人民公园里散步的退休职工付建林说。

王益区各部门积极履行职能,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切实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坚持从群众生活的一点一滴入手,用心、用情、用力,保基本、补短板,倾心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托起了这座城市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