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人生

围城人生

顼媛媛

年少时曾囫囵吞枣式地读过《围城》,那时感觉全书朴实无华、平淡无奇。时隔多年,时光沉淀了年轮,岁月蹉跎了容颜,磨难雕琢了心境,再次拜读,竟品出了令过来人低徊轻叹、怅然若失的情绪,品出了人生的感悟与真谛。

《围城》一书是钱钟书老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全书文笔流畅细腻、语言生动诙谐、含义深刻丰富,堪称中国近、现代小说的经典之作。

方鸿渐是“围城”困境中最典型的人物,他要么是不想进入围城却不得不进入;要么是进入围城不断渴望冲出围城;要么又是想进入的围城却进不去。生活好像故意跟他作对,老是与自己的想法背道而驰:他不想结婚,但父亲却塞给他一个老婆;他不想得什么学位,却不得不买一个假文凭充数;他深爱着唐晓芙,却终究因为各种误会而不了了之……他的生活确实是悲哀的、是无奈的。可这不是自找的吗?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何看待又要如何对待?随波逐流难道是一个热血男儿该干的事吗?当命运用一道城墙挡住了我们的去路,该怎么办?美国作家史蒂夫•金早已在《肖申克的救赎》一书中给出了答案——请默默地承受命运的不公,请在这黑白颠倒的世界中坚强地活下去,请奋力抗争,请矢志向前!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站在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婚姻也罢、事业也罢,人生的欲望大都如此。在我看来,“围城”更重在一个“围”字,“围”即“困”,那么困住我们的究竟是什么?又是什么让我们总纠缠在希望与失望、欢乐与痛苦、执着与动摇之间?是欲望,无止境的欲望!这种形成于抗战时期病态的“围城”怪圈似乎在如今的社会中愈演愈烈,这是真正值得我们去思考的。当下,许多人渐渐地迷失了,面对一个高速发展的商业社会,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将何去何从?像方鸿渐那样,终日碌碌无为,消耗家中的钱财,浪费人生的机会,欺骗别人的感情,躲在自己所谓的舒适区,所谓的坚实城堡之中,恬不知耻地活着吗?余华先生说过,“活着”作为一个词语,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苦难、无聊和平庸。一个人能拥有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才是最重要的,无论人生怎样,我们应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知足知止,乐观向上,做好自己该做的能做的,有信心做好自己想做的,即使是围城人生,也一样可以活得精彩。

作为教师团队的一员,我的生活十分丰富,有年轻气盛的躁动,有浅尝甘霖的欣喜,有屡遭挫折的痛楚,也有不眠不休的焦虑。从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到把它当作一种理想与事业,一种挑战自我、完善自我的方式,其间的过程,苦乐自知。是孩子们清纯的眼眸给了我们力量,是领导关切的话语给了我们鼓励,是同事们的微笑给了我们信心,是家长的信任给了我们支持。让我们勇敢地去战胜一切困难,去领悟教育生命的真谛。我愿立足岗位,不故步自封,跳出困住我思想的城墙,创新教学方法,保持一份清醒、保持一份沉静、保持一份寂寞、保持一份清高。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更好地引导学生,让他们走入知识的海洋,自由穿梭;让他们体悟人生的味道,自立自强;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造福人民。

(作者系红旗街小学教师) 

转载请注明稿件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