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 · 铜川革命史话】刘含初英勇就义石堡村

刘含初,生于1895年,陕西省中部县(今黄陵县)太贤乡备村人。幼读私塾,后考入西安三秦公学,勤奋好学,博览群书。1916年夏,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文史系。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刘含初参加了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的爱国行动,遭反动当局逮捕,后经校方进步力量积极营救获释。从此,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直接影响下,刘含初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参加各种进步活动。1920年,发起成立“陕西旅京学生联合会”,参与创办《秦钟》月刊。同年秋,刘含初从北大毕业,先后在通州师范学校、苏州中学任教。任教期间,他积极提倡白话文,革新教学内容,并利用课堂向学生灌输革命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1922年,刘含初应聘到广东岭南大学任教,因讲解帝国主义与封建军阀勾结压榨中国人民的罪行被校方以“煽动学生闹事”为由解聘。10月,在北京参与创立革命团体“共进社”,成为该社核心领导人之一。1923年,到上海大学任教,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在河南开封大学任教。同年底回到西安,先后任陕西省教育厅教育科科长、西北大学教务长,在西北大学和杨虎城部三民军官学校任教。

1925年5月,上海五卅运动爆发。在新的斗争形势下,陕西地区的共产党员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国共合作的指示,发起成立了陕西省国民党组织。8月,刘含初与李子洲、魏野畴等发起成立陕西省国民党党员俱乐部,被推选为书记。9月,参与成立国民党陕西省临时党部,被选为执行委员,负责宣传工作。10月,参与创建中共西安特别支部。1926年初,任中共西安地委委员。同年初,军阀刘镇华率部犯陕,围困西安达8个月之久。刘含初经常与守城军队联系,不但从舆论上给予声援,还帮其解决物资困难。由于围城旷日持久,城内居民粮源无着,饿死者甚多。刘含初积极协助城内当局,救济饥民,使许多处于死亡边缘的百姓得以存活。时值各学校放假,刘含初与黄平宛、雷晋笙等人把千余名学生组织起来,办暑期补习学校,在学生中传播马列主义,壮大党、团组织,并带领学生参加反围城斗争,直至冯玉祥五原誓师东下,击溃刘匪。

1927年2月,国民党陕西省党部正式成立,刘含初被推选为常务委员,与赵葆华等共同主持省党部工作,积极开展全省工农运动和民众斗争。他们利用国共合作的有利形势,广泛接触、联络陕西各界进步人士,积极开展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革命斗争,使陕西成为大革命运动最为高涨的省份之一。由于陕西地区的革命形势出现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党急需大批从事党务、军队政治工作和农民运动的干部。中共陕甘区委和国民军联军驻陕总部研究决定,派刘含初和李子洲在改组西北大学的基础上,成立西安中山学院。3月,刘含初任中山学院院长,主持院务工作。学院制定了学校章程、教学计划和各项制度,在短期内为革命培养了一批农民运动和军队政治工作人才。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革命形势急转直下,刘含初坚定地站在党和广大民众一边,同国民党右派进行坚决的斗争。4月25日和5月5日,刘含初先后和魏野畴、李子洲、史可轩等人联名发表通电,召开万人大会,声讨蒋介石背叛孙中山先生“三大政策”,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反革命罪行。7月,冯玉祥在陕西“清党”反共,中山学院停办,刘含初被通缉。考虑到刘含初的安全,党组织决定派他赴苏联学习。8月初,刘含初返回黄陵故里,准备安排好家眷后启程奔赴苏联。

8月13日,刘含初从黄陵备村来到宜君石堡村探望岳父母。在石堡的3天,刘含初向村里群众宣传革命道理,传播马克思主义。白天,他深入田间地头,一边干活一边了解农村各方面情况;晚上,他和纳凉的农民促膝长谈,向他们深入浅出地讲解革命道理。刘含初为大家详细分析了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备受压迫的原因,告诉他们:“现在世界上就有那么一个国家叫苏联,工农已经起来推翻了反动政府,过上了自由幸福的日子。咱们中国也会有那么一天。”石堡村的乡亲们第一次听到“压迫”、“剥削”、“革命”、“自由”这些新名词,一时感到特别新鲜。当地青年学生打听到刘含初在石堡村,纷纷跑来听他讲革命道理。

8月15日(农历七月十七日)下午,刘含初在岳父家挥笔题字,为亲戚书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中堂,以及“中国国民革命是世界革命之一部分”的条幅。正当他挥笔言志之时,陕北军阀井岳秀的走卒杨衮带领七八名匪兵突然闯了进来。面对凶神恶煞的匪徒,刘含初非但毫无惧色,反而迎上前去怒斥敌人。敌人恼羞成怒,扣动扳机。刘含初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年仅32岁。

刘含初为了党的革命事业英勇献身,他的血没有白流,石堡村以及宜君各地的热血青年,在他的影响下,纷纷走上革命道路,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贡献出了他们的力量。

资料来源:中共铜川市委党史研究室(铜川市地方志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