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解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解

郭平安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人们对这句话的理解不一。有人认为,“臭皮匠”指的是平庸的人,三个臭皮匠顶不了一个诸葛亮。有人说,三个“臭皮匠”指的是三个“臭裨将”。“皮匠”是“裨将”的谐音,是“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裨将”是副将,作战经验丰富,见多识广,三个臭裨将能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广,三个有能力的人,能顶一个有大智慧的人。到底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呢?还是“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我的理解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说法为对。

为什么?先弄清“臭皮匠”是怎样的人。所谓“皮匠”就是将牲口的生皮革用皮硝熟化加工,使皮革变得柔软少异味,又用柔软的皮革做成皮绳等物品的人。牲口的生皮革用皮硝熟化时气味很臭,常做皮革活儿的匠人,受到生皮革气味的熏染,身上很臭,所以人们把这些匠人叫作“臭皮匠”。“臭皮匠”常做皮革活儿,走村串乡,甚至走州过县,经常“深入社会底层,走群众路线”,见多识广,比一般人要有知识、智慧与经验,所以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毛主席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往往是幼稚可笑的。”“臭皮匠”在这里指的是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勇于实践探索总结,工作经验丰富,见多识广,有知识、智慧,谦虚谨慎的人(甚至是地位低下的人),并不是平庸的人,更不是愚昧的人。这样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向他们讨教,能有好的收获,讨得好主意。

有人会说,“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这话也对呀!三个作战经验丰富、见多识广的“裨将”,能顶个诸葛亮。那么要问,裨将怎么能是“臭”的呢?皮匠臭,身上的臭味是皮革活儿做多了,熏染上皮革的臭味了。裨将不做皮革活儿,身上臭味从何而来?有人会说,是“三个丑裨将顶个诸葛亮”。为什么要是“三个丑裨将顶个诸葛亮”呢!难道三个英俊的裨将不能顶个诸葛亮吗?裨将为啥一定要是“丑”的呢!一个人的“丑陋”与“英俊”,对智慧、能力有啥影响呢?一个人的智慧、能力是从前人那里学来的,老师与父母诸等有知识、智慧的人教的,是从书本中学来的,在工作、生产、生活实践中学习得来的。熟能生巧!学习、实践增长才干,提升个人品德修养。就是说,一个人的智慧、能力是从实践到理论,又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总结、升华提高的!

综上所述,“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此种说法为对。当然,这是一家之言,不妥之处,敬请谅解。

转载请注明稿件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