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让平安成为铜川的“幸福名片”

让平安成为铜川的“幸福名片”

本报记者 张军平 原玉红 张欢欢 张芳

“近几年,我在街上、学校门口都能见到执勤民警的身影,尤其是晚上出门散步,再也没见到过打架斗殴事件发生,就连吵嘴的也少了。如今有了治安巡逻队,我们的安全感大大增强了,出门心里踏实多了。”家住印台区的杨女士由衷地说。

灿烂的笑容,真诚的赞赏,这是群众对全市平安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果的最高肯定。社会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是民心所向,胜之所往,为了这份坚守,我市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总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契机,围绕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民主协商、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立健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制度机制,推动社会治理从“单一管”向“多元治”、从“粗放型”向“精细化”、从“被动做”向“主动为”转变,推动更高水平平安铜川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健全网格化服务管理 综治中心智能化运行

市综治中心 本报记者 张创摄

“包工头欠了我五万块工资,还欠村上好几个人的,讨薪讨薪,咋讨?有人说让去法院告,还听说要去找监察大队,这到底该去哪呀!”“师傅,您先别急,我们这大厅里有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这种情况是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的……”

走进市综治中心人民群众来访接待大厅,统一设置的9个群众诉求受理服务窗口集中了信访维稳问题相对较多的行业部门,而公共法律服务大厅则整合了司法行政机关、法学会、人民调解协会、法律援助等机构和社会组织,群众有了难题和困扰,走进这里就能享受到一站式服务。

1个市级、4个区县、38个镇办、73个社区、359个村级,全市上下475个综治中心交织成网,有效整合了社会治理资源,搭建起政法综治工作新平台,群众有了烦心事来到就近的综治中心,需要法律服务了有律师协会,需要调解了有人民调解协会,让群众少跑路,为群众解难题。2020年,铜川市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23件,化解办结1318起,办结率98.3%;通过“三调联动”方式,化解突出信访问题46件,全市信访总量同比下降5.3%,批次下降16.4%,充分展现了各级综治中心体系化建设和实体化运行成效。

如果说综治中心打通了管理服务“最后一公里”,那么网格化管理则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目前,全市共划分网格2831个,配置网格员3198名,实现了城乡网格化管理服务全覆盖。网格员配备了手持信息采集终端,安装APP应用软件,与综治信息系统联通,将采集的信息以及群众反映的问题通过系统进行集中受理、流转、处理和反馈,依托连接部门、贯通上下四级的综治信息系统和综治信息化指挥调度中心,协调各有关部门和网格员队伍,将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来。

群防群治队伍 让群众安全感不断攀升

网格员入户

“社会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社会人人共享。”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群防队伍不断壮大,成立了488支2万余人的“红袖章”平安志愿者队伍,将以往的“应景式”巡逻改变为“常态化”巡逻,成为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的又一屏障。

“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在耀州区东站社区,居民们对平安志愿者们有着这样一句调侃话。虽是调侃,但却体现出平安志愿者晓百家情,知百家事,尽职尽责的日常状态。东站社区地处城乡接合部,居民结构复杂,回族群众比较多。志愿者上岗后要迅速熟练掌握网格辖区内人、事、物、情的各项基本情况;每日不定时两巡多巡,对辖区内发生的突发情况及时处理和报告;对辖区内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仔细排查,做到心有所知、问有所答,把辖区内的各种安全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

这只是“红袖章”平安志愿者守护着社区一方安宁的缩影。老张把捡到的钥匙归还失主、老李把迷路的老人送回家了、遇到群众有困难搭把手了……正是这一支支“红袖章”队伍,他们在辖区居民上班的时候、外出的时候、晚上串门子的时候,戴着“红袖章”,穿梭在大街小巷,巡查在居民的房前屋后,守护着辖区的平安,让他们外出放心,生活舒心,确保了平安建设的全面覆盖、不留死角。

多元化解机制 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送头盔进乡村 讲安全奔小康

调解员杜正强是陕西省优秀调解员、铜川市一级人民调解员。自2020年4月“正强调解工作室”成立以来,及时协调化解邻里之间、居民与物业管理之间等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到100%。像“正强调解工作室”这样的以优秀调解员姓名命名的调解工作室,在铜川有很多,他们用心用情调解邻里矛盾,将纠纷化解在基层。

2020年6月,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强专职人民调解队伍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对专职人民调解员全覆盖做了全面安排。市司法局印发了《铜川市司法局关于切实做好专职人民调解员选聘有关工作的通知》,采取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的方式,在全市5个区县(含新区)、38个乡镇(街道)、430个村(社区)共选聘了506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实现全市区(县)、乡镇(街道)和一村(社区)一专职人民调解员全覆盖,一支专业化、职业化、制度化、规范化的专职人民调解队伍已经形成。年均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00余件,成功率98%以上,为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群众自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强化治安、应急管理 守护人民安全

平安志愿者开展扫黑除恶宣传

大巡防、“秦鹰”行动、“昆仑2020”专项行动……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全市共立刑事案件871起,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290起,刑事打击处理1639人,抓获逃犯51人。连续9年命案侦破率保持100%。打击涉枪犯罪、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位居全省前列。“6.18”倒卖文物案单案缴获文物340件,缴获文物数量为建市之最。破获建市以来最大运输海洛因案,单案缴获毒品3.4千克。移送起诉毒品犯罪嫌疑人39人。受理治安行政案件2300起,查处2103起,打击处理1704人,其中行政拘留857人。2018年以来,共破获黑恶案件533起,打掉黑恶团伙30个,打击处理涉黑涉恶人员888人,抓获网上逃犯34人,收缴、扣押、冻结涉案财产2.83亿余元。

我市制定了《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铜川市应急管理三年提升计划(2020-2022)》等文件,进一步加强了全市应急指挥体系、应急队伍体系和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制定落实党委政府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和政府领导干部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市政府多次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安排部署,每月“颗粒化”分解落实重点任务。组织开展冬春季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全面加强食品药品、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寄递物流、校园及周边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监管,夯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持关口前移和源头管控,健全和完善预防体系,定期开展研判会商和联合检查,及时发布安全风险提示信息。

2020年11月18日,我市入选“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这是我市连续第四次荣登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其中,铜川的安全指标更是在参选地级市中名列第一。这背后,是政法干警在街头巷尾守护群众安宁,让一盏盏警灯闪亮;是人民调解员在风雨中奔忙,将一个个矛盾纠纷化解;是志愿服务者在夜色中巡逻,把一个个安全隐患消除;是网格员为群众排忧解难,赢得一次次掌声……这些点点滴滴都化成铜川平安建设者们心系平安、勇于拼搏的奋斗身影,穿越记忆的隧道,拥抱着每一个人对平安的期盼。

记者手记

平安铜川,有起点,没有终点去年11月18日,以“人民城市,幸福小康”为主题的“2020中国幸福城市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我市成功入选“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这是我市连续第四次荣登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最值得骄傲的是铜川的安全指标在地级市中名列第一。蓄力一纪,可以远矣。平安铜川建设翻开了新的辉煌篇章。

社会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是民心所向,胜之所往。为了这份坚守,市委、市政府把综治中心作为加强市域社会治理创新、深化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接待群众、调解矛盾、调查民意、分析治安形势等,搭建起了市域社会治理和更高水平平安建设的大平台,持续提升了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铜川,就要深入推进基层治理创新。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中,铜川发挥“红旗社区”示范作用,推广“和为贵”调解室做法,完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健全社区村组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提升了依法治市水平,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铜川、法治铜川上取得新突破。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建设平安铜川,打造人民幸福的港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当前,我们要以更强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推进平安铜川建设,全力打造平安建设人人参与、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局面,使“平安铜川”成为一张亮丽的铜川名片。

转载请注明稿件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