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科技创新引领我市高质量发展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科技创新引领我市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姜兴民 郭璇 程红

题记: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鹏程万里风正劲,筑梦奋进看铜川。“十三五”期间,我市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以科技引领转型,用科技创新之“笔”绘就高质量发展之“卷”,资源型城市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黑色煤城”的华丽转身。这五年,铜川科技创新步伐铿锵有力,通过规划布局、政策牵引、产业植入和项目带动,部署打造航天科技、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高新陶瓷、生物医药和文化旅游六大产业集群,以协同创新的力量,为老工业嫁接新技术、老资源孕育新产业、老故事赋予新体验、新科技催生新动能,一幅幅壮美、生动的科技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铜川产业技术研究院为科技创新提供平台 本报记者 姜兴民摄

卫星测控天线 本报记者 刘宁摄

1月11日,记者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铜川产业技术研究院展示中心,“铜川一号”科研实验卫星、“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智能巡检机器人等琳琅满目的科技成果以实物形式映入眼帘,给人以视觉和心灵上的震撼。

尧柏集团新型绿色环保建材为环境保护助力 通讯员 张力摄

大到航天科技产业,小到可分解二手烟的灯具、能净化空气的瓷器、纳米免冲水小便器,近年来,我市在科技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多可喜成绩,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型人才、企业来到铜川,携手为铜川科技创新事业贡献力量。据了解,铜川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现已入驻高端装备、人工智能、卫星大数据等11家专特研究院,成立企业研究所15家,引进高端人才30人,取得知识产权166项,已成为全省首家实体化运行的产业科技创新综合平台,形成了“总院+专业研究院+产业基地+企业”的发展格局。

2020年,我市科技工作牢固树立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理念,紧扣转型发展主题,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持续优化创新环境、培育创新动能、加快成果转化,科技平台、重点项目、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不断加快,为实现我市“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链

1月11日,铜川华铸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机器声轰隆,随处可见忙着调试设备的工人和来回运送、搬运设备的叉车,车间内一派繁忙的场景。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公司将于本月投产。

华铸科技立足“陕西制造,铜川配套”,致力于水平连铸铸铁型材新材料的创新开发,目前主要服务于工程机械、铁路、农业机械、金属行业等企业。“铜川华铸科技是西安理工大学科研创新项目,水平连铸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企业从西安搬到了铜川,下一步计划在航天产业基地建设100亩生产厂区。目前,我们公司的产品呈现三大亮点,一是25毫米以下直径的产品属于国内首创,在国际上有很高地位;二是产品ADI的市场容量很大,符合国家以铁代钢产业政策;三是研发工程机械用柱塞泵可以替代进口材料,降低国内生产企业的成本。”铜川华铸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永辉告诉记者。

注重后续科技人才培养 通讯员 安晓卫摄

据了解,华铸科研团队在水平连铸关键技术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18项发明专利技术,致力于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链。目前,铜川华铸科技产品不仅在国内有极大的市场知名度,同时在国际上也有极好的口碑,已出口至日本、美国、英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

2020年,我市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发展,以新兴产业技术推广应用为重点,征集科技成果转化、推广项目20项,评审通过17家。设立了铜川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基金规模2亿元,首期已到位资金5000万元,重点支持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或产学研合作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项目,已完成基金尽调企业和项目8家,初步确定支持项目3个。

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建设科技领军人才队伍

“经过团队工艺攻关,我们克服了镁合金增材制造的技术瓶颈,实现了镁合金大尺寸零件整体制造的可能,该技术属于国际领先、国内唯一,市场前景广阔。公司针对镁合金熔丝增材工艺特点制备出40余种镁合金增材制造专用丝材。”1月11日,镁高镁诺奖(铜川)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部职员刘新义一边调试镁合金增材设备一边告诉记者。

镁高镁诺奖(铜川)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强韧镁合金新材料设计、研发、生产为一体的新材料高新技术企业,为航空航天、军工、汽车、3C、生物医疗、高端装备等领域提供高品质定制化镁合金产品。目前,已经研发了RS66和MG-GD系列高强韧镁合金和MG-LI-RE系列高强、超轻、超塑镁合金新材料及制品。

镁高镁诺奖(铜川)新材料有限公司行政助理王欢说:“公司依托准晶发现者、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谢赫特曼教授和西安理工大学徐春杰教授团队,立足于陕西省地方镁资源特色和优势,致力于全球高端镁合金3D打印新型材料的产业发展,提升铜川市地方经济和创新能力、助力城市形象建设,积极推进工业品质提升。”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有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平台,科技创新型人才也纷至沓来,为我市科技创新提供了“智慧大脑”。2020年,我市坚持创新驱动和人才强市战略,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布局,重点引进和培养在航天科技、数字经济等领域创新创业的科技领军人才、团队,设置科技创新团队计划等,通过资金补助与奖励等多项措施吸纳科技企业及人才,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主体,加速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为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出台了《铜川市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基地管理细则》等文件。胡大一和侯洵两个院士工作站分别在澳威激光和铜川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挂牌,引进高端人才52人。持续做好“三区”人才工作,精心选拔38名科技人才深入偏远农村、革命老区开展工作,促进科技人才向基层流动,推动偏远农村、革命老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为生态环境保驾护航

陕西水盼节水科学研究院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做实验 本报记者 程红兰摄

在陕西水盼节水科学研究院展示大厅,恒流节水器、自闭式节水龙头、纳米免冲水小便器、防霾负氧抑菌陶瓷工艺品、抑菌除味地砖等产品深深地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公司依托陶瓷材料的进步,形成了以纳米免冲水小便器为核心的抑菌节水陶瓷产业,我们面向大、中、小学免费投放这种小便器,由此产生的节水收益全部归校方所有,研究院通过小便器收取排放的尿液,提纯制取世界紧缺的心脑血管溶栓药物和土壤改良剂、液态有机肥,该产业真正形成了资源循环利用全绿色产业链,实现了校方、企业、政府等多方共赢。”陕西水盼节水科学研究院院办主任米银妮介绍说。

陕西水盼节水科学研究院作为市政府招商引资的重点研发项目,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和技术孵化为业务基础,解决制约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领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主要业务领域为城市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及绿色环保建筑新材料领域相关理论、应用基础与应用研究,力争构建完整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为铜川生态环境保驾护航。该研究院计划于近期启动纳米陶瓷新材料及节水技术研产项目和陕西集吉晟沅生物制药一期项目。

2020年,我市不断提高企业科技研发力度,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确保我市省级工业和社会发展领域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高质量实施,按照省科技厅有关文件精神,申报2021年省级科技计划项目46个,已初审通过35个。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创新力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0.41%,为省考指标的113.9%。共征集2021年市级科技计划项目68个。

蓄积昨日力量,奋进明日征程,铜川科技创新的未来一片辉煌。站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十四五”起点线上,我市将乘势而上,牢牢把握“推动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主线,坚持新理念、新设计、新战略,做好人才链引进、创新链培育,提升科技孵化、成果转化能力,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全球视野,描绘好科技创新引领铜川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

在风景如画的陕西火凤凰艺术陶瓷有限责任公司里,工作人员专注于创新突破,增加产品科技优势。

扫描二维码 查看相关报道

转载请注明稿件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