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城市“颜值”刷新,市民幸福翻倍

城市“颜值”刷新,市民幸福翻倍

本报记者 刘西艳 吴洋凯 张芳 朱敏

一幢幢保障房拔地而起

“新建的王益区工人文化宫巍峨恢弘、雄伟壮观,既保留了时代印记,又恢复了服务性功能。而今,这座承载着铜川几代人情怀的精神领地正以崭新的姿态回归大众视野,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每到傍晚,华灯初上,游人穿梭其中,尽享美丽的夜色……”站在红旗街中央的铜城广场,陕煤建司一中教师刘辉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华灯初上,文化宫流光溢彩

工人文化宫曾是铜川人的集体记忆。新建成的文化宫如城堡般梦幻,充满俄罗斯异域风情,既保留了原有文化底蕴,又彰显时代气质,成为集文化旅游、休闲养生、商业消费、安居乐业的北市区休闲购物中心和城市风景线。

王益区工人文化宫的改造新建只是铜川市近年来“城市双修”、城区面貌改造提升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铜川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将新区建设与老区改造同步推行,因地制宜地将科学养生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实施主城区道路“白改黑”工程、街景改造、城市功能配套等多项市政工程,打造色彩互补的街景道路风貌和公园广场绿地系统,努力提升城市品位,增进民生福祉,不断丰富文明城市色彩与内涵。在美化亮化的同时,持续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绿地倍增、清扫保洁、拆临拆违、厕所革命等工作任务,着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和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塑造城市颜值新风貌。

“与过去相比,城市变化特别大,道路拓宽了,路灯换新了,灯火璀璨,绿树成行,出去散步到处都是干干净净的,心情特别舒畅。”人民公园散步的市民佘美绒女士告诉记者。多年来,铜川市面对先矿后市、资源枯竭、转型发展等历史困境与发展机遇,锲而不舍、孜孜以求地朝着绿色养生城市的方向努力迈进。为推动城市转型,优化发展环境,让广大市民生活得更加惬意舒适,市委、市政府把群众的实际感受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高起点谋划、全方位布局,实施了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四城联创”的战略,大力改善市容市貌,不断提升群众居住环境,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晨曦漫步迎霞彩,夕暮闲游伴月明。”每当华灯初上,凭栏远眺,可见雍容雅致的书画公园,在霓虹的掩映下美轮美奂,穿梭于公园的树木亭台、主题雕塑、临水阁楼、文化长廊、音乐喷泉之中,动静相宜、疏密相间,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令人感受到幽静典雅的书画艺术氛围。铜川书画公园自去年7月22日开园以来,已成为各地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城市之美,始于颜值,终于品质。耳濡目染的干净整洁、养眼舒心,源自日复一日殚精竭虑、严谨细致的管理服务。清晨,当环卫工人用一把扫帚唤醒城市,将路面清扫干净整洁;交警坚守岗位,引导车辆行人与文明“对接”;志愿者身现街头巷尾,为城市发展增添文明底色……

快乐骑行,共享城市绿肺。

“瞧!这楼房改造后就跟新的一样。政府出钱粉刷了外墙,修了路,拆了煤棚,改造了上下水,还安装了路灯,我们没花一分钱就有了‘新家’。”耀州区泥阳小区居民李耀龙对老旧小区改造赞不绝口。

2019年以来,全市共有119个小区列入国家老旧小区改造计划,争取中省补助资金达到3.2亿元,惠及群众1.87万户,目前这些改造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完成投资已超过2亿元。平整的路面、靓丽如新的楼房、设施齐全的小区配套等,环境变美了,功能更齐全,让人身心愉悦,城市形象得到明显提升。

近年来,铜川市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为目标,推动城市提质扩容,增设了新型护栏与智能路灯,完成绿道改造,对重兴公园、人民公园、河堤湿地公园、正阳路绿化长廊、铜川书画公园、城市运动公园等实施了全面提升改造,同时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群众居住环境。伴随着城市颜值的不断“刷新”,城市功能与配套设施不断完备。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引领,打造“博物馆、纪念馆之城”为城市注入文化内涵。铜川大剧院、铜川博物馆、全民健身馆、新区工人文化宫等标志性公共文化服务场馆一一建成,市人民医院、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先后被评为三级甲等医院,大耀城、麦谷鲜生连锁店等商业综合体遍布城乡,城市服务功能得到全面提升。持续开展“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保障城市空气质量。街道干净整洁、交通井然有序、文明氛围浓厚,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漫步于新老市区的林荫街道,两旁行道树郁郁葱葱,绿化带内花团锦簇,花香扑面,一座钟灵毓秀的“花园城市”正在悄然绽放!新耀一体化进程快马加鞭,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城市即将展现在市民眼前。

一路风雨兼程,一路铿锵前行。回首过往,我市城市颜值全面提升,城市内涵更显丰富,市民幸福指数不断刷新,瞩目的成绩令人欣慰。翘首未来,雄关漫道真如铁,站在“十四五”新的历史起点,铜川市将以崭新的城市面貌与精神风貌,在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坐标与丝路城市发展战略的格局之下,如何进一步打响中医康养“药王”品牌,构建“溪山行旅”盛景,增量“渭北绿洲”厚度,弘扬“红色照金”基因,拓展“丝路瓷都”影响,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健康养生的国家中心城市副中心,需要广大市民继续发扬“埋头苦干实干、奋力追赶超越”精神,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扬帆奋进。

记者手记

城市,让市民生活更幸福

古人有云,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老百姓的口碑,是衡量城市品质和发展水平的最优标准。

一座城市的建设归根到底是为居住其中的居民服务,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管理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尤为重要。

衡量城市现代化程度的一个关键指标,就在于基础设施的质量是否过硬,能否让市民因之而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能否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铜川市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城市双修、城市三疏工作力度,着力补齐城市发展短板,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宜居、绿色、人文、和谐的美丽城市点亮了美好生活的底色。我市荣获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连续四年成为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真真切切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城市管理和服务状况是重要评判标准。”新老市区在提质扩容的过程中,这一理念始终贯穿始终。

城市的点滴变化折射出市民的幸福指数。在铜川,麦谷鲜生超市开到家门口,3家三甲医院让百姓不出铜川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拓宽马路、建地下停车场、家门口的公园广场等民生设施一个也不落下。

蓝天碧水绿地是幸福的底色。行走在铜川的大街小巷,市民在感叹城市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更是感受到事事方便有序,处处踏实温暖。

如今的铜川,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街道环境干净整洁,市民素质愈加提高,规划更科学、管理更精细、服务更细致,切实做到了以人为本、宜业宜居,让市民生活更美好。

转载请注明稿件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