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中国古代山水画之意境美

赏中国古代山水画之意境美

贺敏

对于当代人而言,欣赏中国古代山水画可能比欣赏西方传统绘画更具有审美能力的挑战性,为了更好地欣赏中国古代山水画,则需要经常阅读经典的的绘画作品。

中国山水画永恒的主题市人与自然,画中造境的主旨始终围绕着造化的观念。石涛认为山水画是借助客观自然去塑造艺术形象,从而在画中表达自我。他的作品《山水清音图》,画面层次多样,浓淡干湿相结合的线条使画面生动飘逸,画面设色清新淡雅,山水秀美温婉,笔与墨之间浑然一体,整幅画给人一种温润的气象。这大抵也是石涛本人所带给周围人的一种感受吧!石涛话语录中有这样的记载:“一层地,二层树,三层山,为此三者先要贯通一气,不可拘泥。分疆三层两段,偏要突手作用,才见笔力,即入千峰万壑俱无俗迹。为此三者入神,则于细碎有失,亦不碍矣。”意思是说在一幅画中要处理好地、树、山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将这三者的行、神、法(画法)贯通一气,不可拘泥呆板、生搬硬套,要集中精力发挥“手”(笔力和笔墨功夫)的作用,做到画入千峰万壑,全无一丝陈俗的迹象,只有将这三者的关系表现得神合意连方可显出大雅和气韵的生动。由此可见,想欣赏一幅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意境美并能把它表现出来,就必须先学会读懂地、树、山这三者之间恰到好处的关系,否则就会出现生硬、呆板、拼贴的不和谐之败笔。

读董源的《秋山问道图》,画面中主峰耸立,山峦重叠,下作巨壑,溪流蜿蜒,很具有北方山水的风貌,山石用披麻皴,以淡墨画山石,以浓墨点叶,浓淡交错整幅画给人一种清新平淡之气,读这幅画时能使人感觉到有种安详、清润的宁静之气。范宽的作品带给读者的感受则是,即使你离得很远却给人一种近在眼前的感觉,这是因为范宽的作品大都以高峰峻岭占据画面大部分,他在处理远近关系时特别强调突出近景,把视点放高,重点也都堆积在近景上,咄咄逼人。《溪山行旅图》是范宽的代表作,整幅画气势恢宏、境界深远,层次丰富,画面采取全景式高远构图,让人产生了非凡的视觉冲击力,山峰的峻威造型和酣畅淋漓的厚重笔墨带给读者一场视觉盛宴。画面中雨点皴和积墨法的结合极适合表现山川大地、奇峰峻岭的雄浑之气,也更鲜明地表现出了大自然的山石状貌。这也是有赖于他长期生活的积累、观察的结果。他作品中安排的那些人物使山水的生命力和人的生命力相融合,因而更加增加了作品的人情味。

李成和郭熙的山水画,布景繁密,描绘的都是中原山林,大部分是画景和雪景,树的枝干重重多而不乱,山石多画圆形,代表了中原地区地域性的风格特点,大山大水的构图酣畅淋漓地表现出了山水的宏伟之气。

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中,意境的构成是以空间境象为基础的,是通过对境象的把握与经营得以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这一点不但是创作的依据,同时也是欣赏的依据。 

转载请注明稿件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