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杨柳塬

故乡杨柳塬

张保全 张保国

风雨沧桑五百年,伟岸屹立洛水边。

乡土无处不深情,孕育张氏人杰灵。

先祖遗德芳古传,年轮复始有英贤。

花开花落谁做伴,古槐杨柳无须言。

这就是故乡杨柳塬人文、地理及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

杨柳塬地处宜君县东南部,宜君、洛川、白水三县交界,属尧生镇所辖村,村民均为张姓,距宜君县城60公里。

相传隋唐时期,因杨、柳二姓村民在此居住,故名杨柳塬,但杨柳塬的杨、柳二姓村民后来为何离开此地,因无史料,我们无从得知,只知道后有周姓、马姓人居住于此。明代弘治年间,白水支肥张姓分支张开先先祖携妻带子,沿洛河北上,越雁门山来到这三面环水、一面临坡的杨柳塬定居。起初,马姓人在此居住,张开先只能在村边高崖下打土窑(有遗址)居住,随遇而安。先祖们靠勤劳的双手,敏锐的目光,坚强的毅力,农耕务棉,织布养蚕,繁衍生息,一代传一代。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到明末清初,张氏家族就在马家居住的后边发展形成了一个长方形的部落。前后两排,每排十户,每户都是两孔正窑(有砖窑也有石窑)与门房、厢房(砖木结构的厦子)组成的四合院。每户大门前都植有槐树一棵。约清末民初马姓人逐步迁出,仅剩张姓一族。

杨柳塬张姓一族的生活水平同社会发展相辅相成。村子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糜谷及豆类。因村地处洛河畔,气候干燥,沙土地极不保墒,十年九旱,只能靠天吃饭,随着人口快速增长,张姓一族从第八代开始分支迁徙,先后定居外地的孟家庄、南寨、王尧科、兴市、李家河、尧家塬、洛川杨河及宜君、黄陵、洛川、铜川、延安、西安、北京等地。

“杨柳塬,面向南,蝎子尾巴水围严。”这是石板川王宗坤老先生编的顺口溜,道出了杨柳塬酷似蝎子状的地形。杨柳塬坐落在蝎子背部靠前的位置,蝎子一只前爪伸向洛河川,一只前爪对着雁门山,尾巴伸向西北方向的洛河与雷塬河交汇处。蝎子尾巴又称寨子梁,此处南北悬崖峭壁,东高西低,东接村庄,西部顺坡向下至河川。相传明万历年间,石板川王氏先祖王嘎在此构筑城堡,以防匪患,故名寨子梁。清初,石堡杨素蕴罢官回乡期间,巡游此地,倡导办学,村上富户捐资在城堡建立私塾学堂,为周围村庄培育人才。民国初,因南北悬崖不断风化坍塌,学堂迁至张氏祠堂。

张氏祠堂位于村庄后排最东一个院落。分上、下两院,上院正上为四间大瓦房,是张氏后裔祭祖的地方,院中左、右各有一棵树龄300多年以上的柏树,下院右侧建有三间厦子,院中同样分左右各一棵百年柏树及大门房。

从我记事起,就知道杨柳塬是个古老的村庄。各家门前都有一棵百年以上的老槐树,尤以距村500米的十七亩地头路边一棵老槐树最为醒目,树龄约千年,树径约1.2米,树冠覆盖面积约一亩,人们行路或劳动间隙都喜欢在此树下乘凉歇息。村东南角是涝池,占地2亩,入水口处是一棵500年的杨树,树高约40米,树径约1米,将整个涝池罩严。村东有枣园,上下十多个台地全是枣树。枣熟时节,大人小孩手拿枣杆,臂挎竹篮,肩扛口袋,将鲜红的大枣运回家中。人人兴高采烈,热闹非凡。村西都是椿树,径高而挺拔,木质坚硬无节,每到夏天,椿树花开,红的、黄的、白的,一簇一簇,非常好看。村北疙瘩坪,均是柿子树,有镜面柿子,重塔柿子和四盘柿子。远望村庄,参天大树,遮天蔽日,颇有世外桃源之境况。

杨柳塬慈母般的热土,宽厚博大的胸怀,包容、孕育了张氏家族。百年来,这片土地风雨兼程、历尽沧桑,目睹了一代代、从弱到强,直到如今的枝繁叶茂。因长期共同的劳动、生活,邻里为善、和睦相处,久而久之,形成了“以善为本、广施仁爱、济民帮困、向往光明”的道德底线。良好的遗风源远流长,才逐一显现出故乡的声望。远古且不谈,就新中国成立前后,从杨柳塬走出去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者达数百人。进入二十一世纪,改革开放的浪潮荡涤着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继往开来的后生,身负乡亲的重托,向故乡告别,走向新的环境,寻找新生活,开创新业绩,践行新诺言,回报家乡,回报社会。

故乡杨柳塬,我终生难忘的地方。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您的后生们深深祝福您,祝愿您旧貌换新颜,明天更加美好! 

转载请注明稿件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