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塬传奇

马金锁 

我们一行从宜君县城驱车东下,约一小时车子便行至雁门北山脚下雷塬镇。一下车便见一位小老头,笔者上前讲明来意。小老头听说是采访历史传说,便来了神,撅起他那山羊胡须,手舞足蹈、滔滔不绝地开始说。陕西省白水县尧禾镇的放马村名为“放马”,是因为当年杨六郎镇守“暗门山关”在此放过马,后人为了纪念,以此得名。“雁门山”也由此而来。 

相传,今天的雷塬镇便是当年的“雷龙阵”。顺北川而上五公里的木瓜城,是当年穆桂英的老家“穆瓜寨”,后山胡家梁,是呼延赞兄妹练兵之寨“呼家寨”。据说呼家和穆家两家因为世交,所以在坡上坡下相居,传说呼穆两家当年均为朝廷重臣,只因奸臣作恶,才远离京城,到这中原与北国相交的深山养兵度日。据说,有一天马夫穆瓜在河道饮马,忽见一宝马跑来忙上前降服,后来成为穆桂英的坐骑,此马后来在破“雷龙阵”中立下汗马功劳。 

八丈塬来源于“雷龙阵”中的“八卦阵”,青石塬则来源于“青龙阵”。雷塬前川马家河村前河道有一大潭,当地人称“穆桂英潭”,据说穆桂英破“雷龙阵”在此饮过马,所以才有“穆桂英潭”之称。河边石板上至今还留有清晰的马蹄印。讲到此处,老头冲我一笑,是真是假已经无从考证,只有今天的地名和村名给人以无限联想。 

一边走一边听他讲这些传奇故事。突然间,我被眼前一座高大雄伟的纪念塔吸引,走上前去细细观察,上书,“雁门游击队英烈纪念塔”。小老头看我对此非常感兴趣,便来了劲说:“这支革命队伍是1946年9月由薛志仁带领刚成立的雁门支队90余人,从黄陵县双龙镇出发,经过昼宿夜行,来到宜君东部塬区,活跃在雁门山以北的宜君境内。到1947年7月,这支革命队伍发展到七个中队,在宜君境内,游击队还在东车村、石板塬、八丈塬、梨洼坪、牛虎岭、孟家庄,太安牛圈窝,店头毛草沟、吴北岭等地同敌人进行过较大的战斗。白家沟一战,为了阻止胡宗南进攻延安,雁门支队歼灭胡宗南165旅一个运输排,俘敌31人,缴获驮满弹药的骡马18匹,美式轻机枪2挺,步枪20余支,胜利达到了配合关中地委反扫荡,深入敌后牵制敌人的目的,为保卫延安立下汗马功劳。先烈的足迹踏遍了这山峁、沟岔,英名千古永存。”听罢,我感慨万千,不由得拿出手机想把这英烈的纪念塔永久收藏。 

这一拍我才发现,此塔坐南面北,南与险峻的青峰山容为一体。高大壮观的塔体立身于这茂林绿溪之中,青峰山悬崖绝壁、山势险峻,冬天冰柱倒挂,夏季珠飞玉溅,气势宏大。青峰山上的柏树叶繁枝茂,树冠壮观,穿林涉水别有风情,给人以幽、奇、峻的别样感觉。我不由得放声高歌,“山川,美丽的山川……”歌声落下,紧随其后,对面的悬崖回响起了二部曲。小老头说:“这是崖娃娃,他跟你学唱,也是你声音的再生”。过了青峰大挢,出了雷塬电管站后门,爬至山腰,悬崖落差五十余米,俯视而望,小镇好似坐落在天然神龟之上,远远望去两川相汇成为一体的雷塬河滔滔不绝地穿过雷塬大桥,向东直奔洛河而去。 

青峰山山腰有一石窑,名为“岳王庙”。据说宋末年间岳飞父子领兵在这雁门关与北辽血战,后人修此庙作为纪念。雷塬现安居楼大院以前人称“教场”,是岳飞父子练兵之地。南川九寺村,以前有九个宏观寺庙,在当时可是香火盛地,经济活跃、人气兴旺,这里的传奇故事两天两夜也讲不完。 

一条银灰色的长龙盘踞在两山腰,这便是宜白公路。这条路好似一条彩带,成为宜君和白水两县的交通大动脉。雷塬有说不完的古老、红色的故事,也有看不完的美丽自然风光,群山起伏,漫山遍野花海绿洲,让人无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