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羊圈里的家

告别羊圈里的家

李双霖 

弟在房地产营销中心交完首付,干旱了几个月的天空下起了小雨。也许是激动,也许是一下子花出去一大笔积蓄心里慌乱了,弟媳妇吃完饭才想起伞丢在了营销中心。急急忙忙去找伞的时候,服务员追出来问是不是她的手机丢在了餐馆。 

娘,你的小儿子在城里买了房子。我心里默默向远在天国的母亲告知这个喜讯。如果远在天国的“叔”知道弟弟用辛辛苦苦务苹果的积蓄在城市黄金地段买了套房子,会不会唠叨弟弟胡逞,(娘说算命先生给父亲掐算说他命硬,儿女要将父亲改口叫“叔”才会全家平安,因此我们把父亲叫“叔”)同样远在天国的娘肯定会高兴的喜泪沾襟。可是这么大的喜讯,他们已经无法与我们分享。 

大约是一九七四年的冬天,娘带我们逃荒。我们像浮萍一样在渭北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白天要钻进山林里躲避遣送队,如果让遣送人员逮住,就会把我们像押犯人一样送上敞篷车,遣送回老家那座贫瘠的大山里。白天密密麻麻的山林成为我们的住所,晚上挤在放羊娃躲雨的小土窑里,吃娘乞讨来的剩饭菜,喝小溪和山泉水。几个月后,娘以大姐的婚姻为筹码,把户口安顿在一个小小的村子,结束了躲躲藏藏的“黑户”日子。 

落脚渭北的第一个“家”是借住一孔遗弃多年的窑洞。窑洞没有门窗没有挡风墙,窑后边有水桶粗的洞,凛冽的北风灌进来,寒风刺痛我们骨肉。七口人挤在地铺上一床破被子里瑟瑟发抖。娘后来告诉我,她真担心那个冬天我们兄弟姐妹有人冻死。第二个“家”也是借住别人废弃的窑洞,好在有墙和栅栏门,窑后没有洞,是曾经的羊圈,跳蚤多的能把人吃了,我们身上布满了红点和挠痒痒留下的抓痕。第三个“家”是在来渭北两年后,每年用一斗麦子租下的窑洞。这座窑洞比较结实,直到现在还没有倒塌。 

落脚的村子是沟畔,几十户人家在一个马蹄形的崖壁凿洞而居,几十孔窑洞形成一个小小的村落。马蹄开口处通往一条狭长的沟。童年在这条沟里放羊、挖药材、抬水、割柴火。日子好一点的人家慢慢搬到塬上去了,老村就剩下几户穷困潦倒的人。娘找队长,队长答应把原来的羊圈借给我们住。圈了几十年羊,实行责任制后羊分给了各家各户,羊圈就空了。羊圈离塬顶近了很多,对于我们这样的外来户算是不错的家了。窑洞弥漫着呛人的羊粪味,进去得捂着鼻子。下苦出了名的叔带着我们一家人掘地二尺多,把那些粪土一筐一筐清理出去,一筐一筐的挑来干净的黄土垫上,用黄泥巴抹了烟火熏黑的墙壁,呛人的气味小了。我们在这孔窑洞里住了十多年。这是我们的第四个“家”。 

住窑洞的日子总是让人提心吊胆。晚上经常有老鼠从被子上或者头顶窜来窜去,夏天偶尔也会有蛇钻进窑洞,吓得我们魂飞魄散。窑洞墙缝里寄居的蝎子常常就掉到土炕上,被蜇的人肿胀疼痛彻夜难眠。下雨天,窑背上垮土,水顺着老鼠洞流进窑里,叔披一块塑料布,到窑背上塞老鼠洞。下一段时间连阴雨,就有人传递着某个村子窑塌了,一家子人全部捂进去的噩耗。下雨的日子,娘很少睡踏实。她在漆黑的夜里睁着眼睛听风听雨,听窑背上的土垮落的声音。 

娘说,要是有几间房子该多好,哪怕是茅草房,也比窑洞安全。娘一直这样盼望着。农村实行了责任制后的第三年,麦子丰收了,勉强可以解决吃饭问题,母亲还是决定卖一部分麦子,盖房子。现在国家富裕了,贫困户没有安全住房,帮扶干部会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让他们搬迁。国家甚至把楼房盖好家具锅灶配好,劝贫困户“拎包入住”。我们那些年要自己动手改变贫穷的生活。为了盖房子,年幼的大哥学会了打土板墙。那年月砖稀缺,大部分人家的房子都是用一种木模具筑起来的土板墙。九零后没有见过这种模具。我们一家人找亲戚邻居帮忙,从秋天到冬天,终于盖起了三间茅草房。搬进塬上的草房子,病了几年的娘,身体居然硬朗起来。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迈进,我们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大概是一九八五年,大哥结婚时盖起了两间瓦房。九四年我结婚时,承包的五亩苹果园有了收入,申请了一院宅基,盖了三间瓦房。弟弟结婚时,大哥早已另外盖了几间房子搬出去住了。 

人是要有梦想的,要让梦想推着往前走。那时候不光是娘,家里所有的人都盼望像富裕的人家那样,有几间混凝土的平房。平房安全啊,连老鼠都不再猖獗。零六年,弟弟和大哥借助移民搬迁政策在平坦的地方盖了平房,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娘去世一年多后,我也盖起了平房。从湖北到陕西,风风雨雨三十多年,从羊圈到到平房,我们应该知足了,可是弟弟竟然在这座城市房价飙升的时候,牙一咬,买了套三室两厅的房子。 

我们家穷,六个孩子只有我读完了高中。弟弟看到家里穷,只读了两个月书就回家放羊背柴挖药,减轻家庭负担。他勤劳懂事,也聪明,虽然没有读书上学,农活却很精通,种啥成啥。前多年他在自留地嫁接了李子树。李子在北方种植的很少,春天刚到,就爆炸般地开放洁白的小花朵。李子产量很高,成熟的时候满树激动人心的果子散发出甜甜香香的味道。当地摆水果摊的小贩一筐一筐批发了我们家的李子去卖,满街道就摆满了我们家的李子。后来看到李子的市场销售不错,全村人都开始栽李子树,果熟季节,三轮车大汽车来收购。我们一家的李子就可以装一大汽车。他们把李子运到广东、宁夏、武汉的水果市场,成为那里的抢手水果。看到村里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十里八乡的人都送来赞许的目光。塬上光照好,海拔高,昼夜温差大,适宜苹果生长。政府大力倡导我们通过果业致富,全镇已经发展到几万亩。弟弟务苹果是出了名的。他尝到了务果子的甜头,在所有的地里都栽上了苹果树,他舍得施肥,疏花疏果抢早,下手重,果子比别人家的大,价钱就高,凭借卖苹果的收入盖起了平房。家里空调彩电三轮摩托农用机械样样都置办下了。现在手头稍微宽松的人家都买了小轿车,弟弟也想买,虽然没有多大用途,放在家里看着也舒服,省的别人说他抠门。弟媳和侄女执意要在城里买房。前两年侄女上大学的时候没有买。今年侄女毕业,想在城里工作,母女一条心要买房子。弟弟虽然犟,说农村空气好,花费小,在城里买房不是普普通通农民能干的事,就是买了也不会去住,但是看到这座新兴的城市绿化和各种设施配套很好,慢慢地就动心了。 

普通农民家庭要在城里买房是天大的一件事,时光倒流几年,想都不敢想。我带着弟弟看了好几个小区,价格吓人。弟弟自己也看了几家,相互比较了几个月,看中了一处相对正规的小区,里面有幼儿园、游泳池和健身锻炼的地方,周围有小学中学大学,离公园近。但是手里积蓄有限,穷怕了的人总想过安稳日子。看到弟弟的担忧,我给他打气。鼓励他说家有十多亩苹果园,这几年正是盛果期,一年收入十几万,比我上班收入都高,每年还一点房贷,要不了几年就还完了。妻子也给他做工作说冬天住城里暖和,看病方便,将来孙子上学方便。举棋不定的弟弟终于心动了。 

看到弟弟手里的购房协议,我感慨万千。几十年来,我们一家为了改变居住环境不知流了多少汗水泪水。赶上了好时代,那些风雨飘摇的日子已经远去了。在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只要有梦想,肯奋斗,梦就能圆。要不了几年,弟弟也会住进这座园林般的城市,开着小汽车在城与乡之间来来往往,一半城市,一半农村,一半市民,一半农民。春天,满园花开的时候,被清香的苹果花熏陶着,在果园里忙忙碌碌;秋天,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空气里果香弥漫,笑声在果园里荡漾;冬天,住在这座城市的高层里,外面大雪纷飞,屋里温暖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