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碑的故事

胡家塬村,位于广阳镇东北四公里处,属任家塬村的一个村民小组,是一个平凡普通的村庄。村子南埝下面一户门前,放了一块打碎了的古石碑。从我记事起,就见在村里被挪来挪去,今天放在这里,明天放在那里,碑文是什么内容,年代久远也看不清楚。这块石碑多重要无人知晓,全村人已司空见惯,不以为然。多年来,也有好多热心人士来村里查看,但均无下文,这块石碑依然沉睡不醒。

前几天,村主任给我来电话说,村里现在要搞美丽乡村建设,要对银杏树进行考究,让我回来看看,征求意见。于是我便和几个歌友一同回村里,和村上干部交流了解情况。说到了石碑,我们便同去看了看,只见上面刻了“敕赐寿峰之院”几个大字,其他的字因风吹雨淋日晒,加之下半部分已断裂丢失,无法考证。第二天我又领着区文馆所的两位文物专家回到村里走访老年村民,察看现场、清洗泥土、拓印碑文,两位专家一看就说“这碑有来头”,应该是当年朝庭批的官牒,因为碑子上的第一个“敕”字就是皇帝的诏书或命令,唯有皇帝才可以用“敕”字。在场的人都很惊讶,拿到拓印的纸张回到铜川后,我又找了几位懂历史、文物人士在一起讨论、研究、查证,最终将碑文基本复原。

古碑上方中央嵌刻:“敕赐寿峰之院”,上首“尚书礼部牒”,下中“正奉×××”、“敕可持寿峰院牒准”、“敕故牒”,左下自右自左:“中宪大夫行员外郎李”、“宣威将军郎中耶律”、“侍郎”等字样。至此,这座古碑所记载的事情大白于天下:金代大定年间,村里有人报请朝庭,请求批准重修寺院,朝庭就批文赐名“寿峰院”,由尚书礼部发文告知,石碑就是官牒,即批复的文件。一个姓李的员外郎、复姓耶律的郎中和一名侍郎负责督办此事。

为进一步考证,7月31日,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博专业研究馆员仵录林和陈晓捷、任筱虎一行三人到村里调查研究。现场查看后,充分肯定了石碑的文物价值,这块石碑不但是研究胡家塬寿峰院历史的资料,而且是研究那一段历史时期的实物见证。

一多年好友知道这件事后,十分热心,特地从西安借来《蒲城县志》反复查阅,进行验证,终于找出了官方记载:“寿峰院,在县西北八十里(胡家塬村正好在蒲城县西北方向,1980年之前归蒲城县管辖),唐贞元年间建,金大定四年赐额。”据此,寿峰院建于公元约785年,约1164年朝廷敕赐。

此时的我,忽然有一种云散天开、日光融融的感觉。沉睡了八百多年的石碑焕发出了青春,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仿佛已经矗立在遥远的胡家塬村中,受到人们的仰视和尊重。这一道碑文,证实了起码在金代乃至唐朝,这是一个像样的村落,寿峰院香火旺盛,先民集中而居,勤劳耕作,生生不息,不失为一块风水宝地。一座石碑接通了八百多年前的根脉,终于和老先人对上了话,胡家塬人终于找到了先人留下的千年官牒,这是胡家塬人的自豪和骄傲,勤劳淳朴的胡家塬人,将不遗余力,世世代代保护好这座古碑。(焦席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