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搬迁:让岭里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

秋日的宜君,天高云淡,风景如画。田野里散发着丰收的气息,荡漾着丰收的喜悦,田地里、院落外,正在包浆的玉米棒子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阵阵微风吹过,和着清香的玉米味沁人心脾。

这段时间,尧生镇岭里村的13户贫困村民,即将告别水不通、路不便的干旱山头,搬迁到交通便捷、水资源丰富的移民新村开始新的生活。

日前,记者走进岭里村村民搬迁的新家园时,村口一处砖墙上写着的“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标牌格外醒目。统一的大门,统一的小洋房,别样的庭院,干净的硬化路,无不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移民搬迁带给村民的好生活。

村民党正东家深红色的大门上方镶嵌着“家和万事兴”五个金黄色的大字。走进院落,一溜坐北朝南的3间砖窑大房显得格外气派,庭院中停放着的小轿车、拖拉机、三轮车显示着主人富足的生活。谈起搬迁,党正东满脸堆笑地说:“以前,住在木瓜滩上,路不通,生活非常困难。搬迁到岭里新村,路平了,水通了,生活方便多了。”

近年来,宜君县抢抓精准扶贫易地搬迁政策机遇,加大易地搬迁项目争取力度,按照“搬得出、稳得住、有产业、能致富”的要求,将移民搬迁与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加强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就业项目等配套建设,全面改善了搬迁群众的出行条件和居住条件,彻底解决了群众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让搬迁群众一步到位,过上幸福的新生活。

产城互动搬出好生活

5年前,岭里村后岭自然组村民陈立新每次外出务工都要花2个小时步行15公里下山路到雷塬街上,然后坐客车到县城,对于陈立新来说,每一次外出携带大包小包的行李就是一次搬家。然而自从县上开始全力攻坚洛河西岸贫困带以来,老陈就目睹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2月投资达342万元的岭里村通村路正式动工,全长5.7公里,4.5米宽的水泥路6月已完工,彻底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问题。

让陈立新更激动不已的是,自己享受到了精准扶贫的好政策———“交钥匙”工程,陈立新是残疾人,还养活着82岁的老母亲,作为特困户的他不掏一分钱就可以在今年9月入住一套60多平方米的欧式洋房,实现了几代人住进洋楼当“城里人”的梦想。

走进移民新村,记者发现,新铺的柏油路把错落有致的村居有序连接起来,休闲椅、垃圾桶、绿化树把小区点缀得十分漂亮,第三批13户已建成的洋房中不时传来阵阵房屋装修的声音。

坚持“以产定搬”破解搬迁致富难题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这是在宜君县移民搬迁扶贫集中安置区随处可见的工作标语,也是宜君实施移民搬迁扶贫的根本目标。

村民吴召辉在离村子不远的坡地上正放养着自己的60头羊,岭里村依山傍水、环境清幽,正是看准了家乡的好环境,在扶贫资金的全力支持下,吴召辉想做大养殖业已成功在即。贫困户党龙今年过得特别舒心,再也不像过去那样,一到核桃快要收获的季节自己就挠心。全家三口人,自己既要照顾母亲还要照看有病的姐姐,自家30亩地的核桃树就再也顾不上管理了,但转机出现在今年,由陕西供销集团有限公司与宜君县林果科技经营管理中心共同出资组建成立的陕西益丰源农林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全县600户贫困户脱贫任务和宜君核桃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任务。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将全县600户贫困户变成利益共同体,对贫困户成片核桃园托管、核桃大树技术指导、订购回收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核桃产业,解决贫困户无资金、无技术、无劳动力管理核桃园的问题,在回收时高于市场价收购,返利于贫困户,并通过3—6年托管、技术指导、定购回收,实现贫困户核桃园增产增效,产量翻一番、收入翻一番,年均返利2%的目标。在今年的3月31日,党龙已与益丰源农林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托管、订购合同,自己只等着每年核桃丰收后到公司拿钱就可以了。

村主任高国红指着不远处正在修建的一排排猪舍告诉记者,这是县上为岭里村17户贫困户建设的统一生态猪饲养室,有了扶贫互助资金的注入,今年每户饲养生猪3—5头,岭里村的养殖产业也已成型。以“公司+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模式,岭里村又建起了200亩的花椒园和200亩的文冠果实验基地。

在岭里村,依托洛河西岸贫困带精准扶贫建设,县、乡、村及包扶部门逐安置点、逐搬迁户制定产业计划,落实项目和资金,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交通运输、乡村旅游等产业扶贫,确保了该村“户均一产业”目标的实现。(记者 原玉红 通讯员 周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