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让百姓更幸福

4

家住王益区河滨路70多岁的李巧珍是个文艺爱好者,常年带着一大帮姐妹们活跃在王益区的各个村组、社区。她说:“参加文化活动就是好,自己开心了,身体也好了,这几年,通过文化活动,吸引了不少的姊妹走出家门,大家都很高兴。”像李巧珍这样的文化活动爱好者,在王益区还有很多。近年来,王益区深挖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人文环境,着力打造群众文化特色品牌,通过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使王益老百姓生活得更加幸福。

基层文化基础建设得到加强

王益区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各项文化惠民工程配套经费,将文化活动器材配送到位。目前,王益区39个行政村、20个社区建有文化室、农家书屋、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点、体育活动场地各1个(处),文化室总建筑面积1170㎡,农家书屋总藏书78370册,文体场地总面积29520㎡,投影仪、音响29套,文体设施410件套;锣鼓乐器、服装道具等文化活动器材共计2360件套。

群众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王益区坚持节庆活动和经常性文化活动相结合,主题系列活动与专题单项活动相结合,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打造实施的“社区文化大广场”、“农村文化大舞台”及“周末大家乐”三大文化活动已经成为我市群众文化品牌项目,年均累计举办活动500余场次;元旦、春节、建区30周年、建党90周年等节庆演出活动主题鲜明、适时应景,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消夏纳凉晚会、“文化下乡”等固定演出活动内容丰富、群众参与热情高涨。同时,平均每年举办“三秦书月·书香王益”、“科技之春”、“读书夏令营”、送书进校等大、小型读者活动40余场,全面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以活动促进阅读氛围的形成。实行农村电影放映月报制度,年均在各行政村放映电影468场次,并在广场等地放映电影70余场次,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农村群众的日常文化生活,促进了“和谐王益”的形成。

文化艺术创作成绩斐然

王益区文艺创作水平稳步提高,创作门类齐全、成果显著,贴近生活、大众参与的特点也日渐凸显。2011年以来,共创作书画作品760余幅,摄影作品300余件,歌舞作品100余个,相声、小品、快板等语言类作品10余件。其中,歌曲《王益明天更美好》、快板《劝赌》及小品《老来得福》、《塬畔人家》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已经成为推介王益风采和王益精神的重要“媒介”。

文化艺术队伍不断壮大

王益区充分利用区两馆及基层的阵地和人才优势,吸纳并扶持了47个涵盖秦腔、舞蹈、音乐、摄影、书法、戏剧等多个方面的专业和业余团体,其中,“秦腔协会”、“乐夕阳”等团体已经成为传播和推广王益风采的重要力量。同时,经过多方挖掘、重点培养的方式,为该区39个行政村、20个社区文化室引导并配置了1到2个文化服务骨干人员,2011年以来,共组织业务干部参加省市音乐、舞蹈、书法专业培训班、比赛等活动50余场,并组织业务干部在各村开办广场舞、锣鼓、竹马、旱船等培训班,共培训辅导150余场次,参与群众5000余人,有效保障了全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和壮大。记者 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