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宜君农广校里走出的“新农民”

“新农民”有啥不一样?

关键是有新技术!一个大棚增产20%以上,能增收1万多元。

春节刚过,宜君县五里镇兴寺村,村民们三三两两来到地头上一排简易房中,领取西芹种植技术资料。

种植大户何小勇乐呵呵地说:“用上覆膜穴播压沙技术,就是不一样,种出的芹菜不仅品质好,而且省水,再也不会被水‘卡脖子’了。”

何小勇是土生土长的宜君人,家乡五里镇属于川道,以农作物种植闻名。过去他怎么也想不到,这里能成为现代设施蔬菜种植核心区。“多亏县上农广校工作人员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教我们科学种菜,几年时间,我们都成了土专家了。”

作为新型职业农民,何小勇和普通农民不一样,更舍得投入,懂得科学种地。他告诉记者:“有农技人员全程跟踪服务,芹菜株距多少,怎么匀苗,啥时浇地,啥时打药,都有章可循。虽然投入多了,但种出的菜产量高,品质好,算大账还是赚钱。”这些年,兴寺村不少菜农收入上来了,不但还清了欠账,还买了小轿车,家里的房子也翻新了。

从面朝黄土到新型职业农民,从看天吃饭到科学种地,何小勇的变化,正顺应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趋势。

尧生镇王尧科村的苹果示范带头户张峰通过参加宜君县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学校的培训班,掌握了种植苹果的“道道”,肩负起推广农业新技术的使命。

他辅导的周边农户经常向他请教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在关键技术环节,张峰还要重点把关。讲起苹果栽培、生猪养殖技术,张峰可是一把好手,每次农广校组织的培训他都积极参加,并且带着问题去听课,在与专家积极互动的过程中掌握了一套过硬的生产技术,他每年种植出的苹果,不仅紧俏而且售价最高,周边农户也因此佩服张峰,而张峰也众望所归成为了农广校的优秀学员。

新型农民咋培养?“

田间学校”畅通了“技术末梢”,每年辐射带动1万名新型农民。

作为培养职业农民试点县,宜君县探索构建“1+N+X”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网络:1指农广校基站,统筹协调,几个N是合作组织、农业企业为主体的实训基地互补共担,若干X是大量的田间学校。宜君提出“田间学校”的建设目标,通过搭建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农民培训平台,激活技术传导、运用技术神经末梢。

“农广校把专家与农民、技术与实践、农民与市场、生产与流通等紧密地联通起来。传导的是技术,交汇的是信息,转变的是观念,增强的是信心,提升的是技能。”县农广校副校长张国玲说,农广校激发了县域经济活力。目前,县农广校聘请市、区科技专家对农民进行了农产品供求形势分析、种植业安排、新技术推广、新品种种植等方面的培训,参训农民达到20000多人。

据宜君县农业局局长杨晓军介绍,该县大力实施多层次农业培训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及农业信息全覆盖工程,大力开展“百名科技人员包村入户”宣传科技活动,共有100名技术人员参加包抓178个行政村的1000户科技示范户、带动10000多户农户,每年讲授技术课200余场次,发放技术材料3.5万份,发送配方施肥通知单6万份,每人平均进村现场培训农民2次以上,切实做到了“技术人员到户、技术要领到人、技术措施到田”,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据了解,县农广校每年要培养农民土专家800人,经过培训,学员中的60%应成为当地土专家,辐射带动1万名农民成为新型农民。

如何实现可持续?

建立保障机制,将农广学校纳入财政预算。

“农广学虽然好,但也面临可持续发展瓶颈,这其实也是农民成长为职业农民所面临的普遍问题。”张国玲分析,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直接影响到田间夜校培养职业农民的效果。

张国玲讲了一个故事,“宜君县农技推广示范项目核心示范户之一的杨新孝种植苹果十多年了,2004年因种植技术不过关,成熟的果子只能贱卖甚至烂在地里,连肥料钱都赚不回来。老杨从此知道,没有科技做支撑,市场风险随时可能让他的创业梦“熄火”,他开始琢磨着如何利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指导自己的苹果种植。此后,老杨多次参加县上开办的各种技术培训班。在农业专家指导下,严格按照苹果标准化建园模式种植。2013年,老杨建园8亩,创产值已达10万元。

另一方面,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有的只在农忙时回来忙活,有的干脆放弃了种地,“只有把更多人才吸引回来,反哺农村,才有可能扩大职业农民的数量,农广校也才有更好的效果。”张国玲坦言。

职业农民已成为宜君农村致富的领头羊。连续多年实施的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塑造了一支有专业知识,懂经营管理,能够不断汲取新的技术理念,综合素质较高的农民队伍。还专门制订出台了《宜君县农业科技大培训实施方案》,配套拟定了《百名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活动实施方案》并定期举办农民培训讲师团成员培训班,聘请农技专家讲授农业农村政策、农业实用新技术等,通过科技示范为农民增收创收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