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官县”何时改作“同官县”?

铜川的地名是从“同官”而来。1946年,国民党陕西省政府因“同官县”和“潼关县”同音易混淆,特别是电报发达以后,两地译电经常误发,故将“同官县”改名“铜川县”;1949年7月7日,陕甘宁边区政府亦决定,“同官县”更名“铜川县”。1958年铜川县撤县建市,名铜川市。而“同官县”的前身是“铜官县”。铜官县始设置于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至北周建德四年(575)改称同官县。这是历代地方志如明清《陕西通志》、《耀州志》、《同官县志》记载的,也是1990版《铜川市志》沿用的。

近读欣赏友人赐读图文并茂的《陕西药王山碑刻艺术总集》,读到《三县邑子二百五十人造像碑》,发现该碑立碑时间是在北魏正光四年(523),而碑中记载的三县是“宜君、同官、土门”,说明“同官县”在这时已经存在,这比“北周建德四年”改名不仅早51年,而且还早一个朝代。

碑刻是最为原始的档案,如果“铜官县”改称“同官县”比“北周建德四年”早,或许在丰富的药王山石刻中还可找到原始资料。于是我带着问题在该套总集中阅读寻找,果然在《荔非郎虎、任保安六十人造像碑》中看到了“邑师同官县维那比丘法安”的记载。“维那”是佛寺中管理僧众仅次于上座或寺主的一个职务,比丘指僧人或和尚。同官县的这个“维那比丘”名叫“法安”的参与了荔非郎虎、任保安的立碑造像活动。这个碑刻立于西魏大统十二年(546),也早于北周建德四年(575)29年。

其实在《周书》中也有“同官县”早于建德四年的记载。《周书》卷17《王德传》载:“王德,字天恩,代郡武川人也……永安二年(529)初,从尔朱荣讨元景,攻河内,应募先登,以功除讨夷将军,进爵同官县子”。《北史》卷65《王德传》亦载,王德“初从尔朱荣讨元景,赐爵同官县子”。此王德在西魏大统元年(535)时因功封为“拜卫将军、右光禄大夫,进爵为公,增邑一千户,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北雍州刺史。北雍州即北地郡改,后易名宜州,他的官衔相当于今天的铜川市长。“北魏永安二年”为公元529年,也证实“同官县”之名的出现确实早在北周建德四年前。

这样的资料应该还有很多。查铜川最早立县“铜官县”,《魏书》卷106《地形志》有记载,在太平真君七年,属北地郡。而北周建德四年改同官县说,《周书》、《隋书》皆无载。我翻检过很多方志,后来发现这一说法最早出现于宋《太平寰宇记》,该书卷31“同官县”条记载同官县历史沿革时谓“后周除金作此同字”,明代嘉靖二十一年马理等纂《陕西通志》,方有“后周武帝建德四年自铜官故县(高坪原)徙于今治(今印台区北关),改曰同官县,属宜州”之说。明嘉靖三十六年《耀州志》因之。其实北周说的由来,亦出于南北朝时。检王仲荦纂《北周地理志》引《十六国春秋》,得“后周武帝建德四年,自今县东南十里同官故县徙于今治。同字旧从金,止作同字”。《十六国春秋》传世很少,在省图书馆我未查到,但是王仲荦所引用当不会错。《十六国春秋》为崔鸿(478—525)所著,崔是齐州清河(今山东临清市东)人,北魏著名史学家,《北史》有传,“少好读书,博综经史”,仕魏,历官尚书兵部郎中,司徒长史,孝明帝时诏以本官缉修国史。《十六国春秋》本原100卷,但大都散佚,至宋代传世只有20多卷,有清代辑本传世。

即使“铜官县”改“同官县”在后周建德四年说有出处,征之原始资料碑刻,说明崔鸿当时没有到过陕西,没有看到北地郡、北雍州的碑刻等原始资料,而铜官县改为同官县,事实是应当早于后周,应为北魏无疑。至于北魏的年代,已发现的原始资料,最早是北魏正光四年(523)的《三县邑子二百五十人造像碑》,而确切的时间,当在此前,还待新的资料发现以最后确证。(   黄卫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