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市两会 | 铜川:“含金量”与“含绿量”同步提升

来源:铜川日报

20240124080726453-74-02a30.jpg_scale.jpg

铜川:“含金量”与“含绿量”同步提升

本报记者 郭雷

青山滴翠,碧水含情,走进铜川,一幅绿色画卷就在眼前,水是碧绿的,山是青翠的,朱鹮在这里“落户”栖息,一个个工业园区被植被包围着……

近年来,我市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绿色发展的底色更加亮丽,美丽铜川建设迈出坚实步伐。2023年5月,我市荣膺“中国最美绿水青山生态名城”美誉,并入选“美丽中国绿色发展十佳案例”,谁能想到,这座因煤而兴的资源城市,如今已经嬗变为绿色生态名城。

向“优”而行,推进现代企业建设

走进陕西美鑫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一排排新能源重型商用车正在整齐排列的充着电,还有一些充好电的车辆正来来往往地运输着煤炭。

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2023年,该企业以电煤运输为突破口,选择零污染、零排放的新能源重卡替代传统燃油重卡。2023年9月共投入50辆纯电动运煤车,承接企业电煤运输业务。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约2000吨柴油、减排二氧化碳6400吨。

除此之外,该公司于2021年贯通投产了煤电铝循环产业链,通过铝电联产,实现自发自用,从而减少电力线损,降低铝镁合金的生产成本。发电后,将排弃的煤灰渣作为建材资源,供应周边水泥生产企业,从而实现了煤炭资源的就地转化,有效促进了煤炭、电力资源的高效利用率。

“2023年,铜川先后38次研究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构建了‘1+21’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体系,并重点突出工业源治理、扬尘源治理、移动源治理、VOCs源治理、面源治理等五源的强治理,取得了很大成效。”市环保局负责同志说,2024年,全市还将持续调结构、严监管、优服务、强推进,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再上新台阶。

环境就是民生,蓝天就是幸福。2023年铜川市空气质量显著改善,全年优良天数279天,PM2.5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2.6%。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07,同比改善1.9%,在汾渭平原15个市区中排名第一。

向“绿”而行,厚植绿色根基

“现在在家,透过玻璃窗都能看到森林,开门走几步就是公园。”市民王女士用最朴实的话,形容“推窗见绿”的欣喜。她说,以前家门口是工业园区,几乎看不到树的影子,现在铜川正在建设森林城市,如今家周边建了公园,噪音、烟尘消失了,满眼是绿色,每天呼吸的都是清新纯净的空气。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优化整合各方资金,对标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凝心聚力、同创共建。2018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森林城市建设资金36.7亿元,不断提升森林城市建设质量,极大地提升了百姓的生活质量,让百姓推窗见绿,出门进园,转角即景,充分享受绿色福祉。

远离城市,站在城郊森林公园山顶向下望去,崎岖的山路蜿蜒地向居民区延展,路旁栽满了各种乔木和灌木,错落有致,郁郁葱葱。

“这片区域几年前还是被遗弃的露天矿,为弥补生态欠账,我市按照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景则景的原则,通过科学系统的生态修复,让这里重披绿装。曾经的露天矿,如今成了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的生态公园。”铜川市林业局负责人介绍道。

变化的不仅仅是露天矿。自开启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工作以来,铜川市立足森林、湿地、自然景观三大阵地,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林长制,深化林业改革,科学造林绿化,大力实施城区增绿添彩、森林镇村建设、重点区域绿化、荒山荒地造林、矿山生态修复等工程,深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累计完成营造林65.1万亩,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8.74%,村庄林木覆盖率达46.01%,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率达84.87%,形成了“两区、一廊、三河、四带、多点”的生态支持体系,绿色版图由浅绿向深绿挺进,森林网络日趋完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绿色”已成为铜川市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的最亮底色。

向“新”而行,加快高质量转型发展

2023年,我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两大战略任务,积极融入全省产业布局,参与产业分工,细化延展产业链条,着力打造能源资源、先进制造、特色新兴“三大产业集群”。

“我们规划建设了光电子产业园,组建了产业链专家团队,先后成立了2个省级研究(创新)中心,引进设立了2个院士工作站,招引落地光电子企业36家,初步具备了设计研发、材料制备、检测封装、集成应用等能力,被认定为陕西省光电子特色专业园区。”市工信局负责人介绍道。

立足新型建材和铝基材料产业基础,全市强化政企联动和上下游协同,推动新材料产业向镁基、沥青基、陶瓷基领域“深耕”。目前,天策沥青基碳纤维、凯立稀贵金属、海越锂材料等一批项目已建设投产,煤系高端碳基新材料、稀贵金属循环利用基地等一批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2023年,围绕省委为铜川确定的“建设西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目标,我市通过创新引领、产业植入、项目带动和金融赋能,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打造全省先进制造高地,建设全省商用车(重卡)产业链零部件产业集群和乘用车(新能源)产业链支点城市,30多个汽车零部件项目建成投产。着力打造科创转化高地,大力培育光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增至263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47家。